第1篇 測量技術管理制度
一、重大測量工程開工前測量方案審定制度。
1重大測量工程(井上、下控制測量、聯系測量、大型貫通測量、皮帶安裝測量、重點工程測量)開工前由測量隊長如今測量技術人員制定測量方案。
2測量方案制定后,書面形式報主管領導審定。重大測量貫通工程,制定的方案達不到精度要求時報礦務局審批。
審定后的測量方案由主管領導傳達到技術人員、施工人員,并組織實施。
二、測量質量標準化管理細則及考核辦法。
1、記錄本和計算臺帳要求封面、目錄、工作面示意圖、血液備注欄、起算數據來源、原始數據來源、草圖等內容齊全,每發(fā)現丟失一項內容扣地測部門標準化1分。
2、記錄本除內容填寫齊全外,要求對檢查角進行評定,首頁應寫清檢查角來源,違反要求扣地測部門標準化1分。
3、由于各種原因,內容不符合要求,應劃掉并注明原因。所有記錄計算禁止涂改,如寫錯應劃掉在上方重寫。記錄本和計算帳的計算者和對算者要求本人簽字。不按要求去做扣地測部門標準化1分。
4、內業(yè)計算完后,慶及時填繪采掘工程平面圖和生產施工進度圖,達到隨測隨填,每發(fā)生一次不及時扣地測部門標準化1分。
5、新開工巷道起算數據的抄錄,要由兩人單獨抄錄,確認無誤后方可使用,在井下點號不清時,還應量邊檢查起算點,違反皮規(guī)定,造成測量事故,取消測量標準化評比資格。
6、開口線應獨立測量兩次進行標定,或第一次標定開口線后,掘4-5米后及進進行第二次標定,違反規(guī)定,造成測量事故,取消測量標準化評比資格。
7、為了避免測量工作發(fā)生錯誤,要求內、外業(yè)工作本身要有檢核或單獨進行兩次,違反此規(guī)定按出測量事故處理。
8、為了評價測量工作質量巷道貫通后,應及時對聯測導線精度評定,每發(fā)現一次聯測不及時扣地測部門標準化1分。
9、認真堅持通知單發(fā)放制度。發(fā)現一處不及時扣地測部門標準化5分,因通知單發(fā)放不及時造成事故,按事故處理。
在操作中發(fā)現儀器有問題,應及時反饋,禁止帶病作業(yè)。
三、測量月末收尺管理規(guī)定
為了保持收尺嚴肅性,準確性,避免出現責任事故,制定月末收尺管理規(guī)定如下:
1、所有測量人員都必須下井現場認真收尺,做到準確無誤,任何人不得留尺、多報,一經發(fā)現,按有關規(guī)定嚴肅處理。
收尺人員上井后,要認真填寫收尺本,收尺本要求收尺人員本人簽字。
2、測量技術人員,收尺當天要下井對收尺情況進行檢查,發(fā)現收尺問題及時匯報 。
3、在收尺工作面遇特殊情況無法收尺時,收尺人員要及時反饋請求,根據請求結果進行處理。
4、各小隊要認真填寫收尺報單,收尺報單有關人員要認真檢查,避免出現失誤。
5、收尺當天,有關人員要認真填好交換圖及相關臺帳,技術人員檢查后交繪圖組。
四、測量通知單發(fā)放制度及考核辦法。
1、當掘進工作面接近各種采礦安全邊界時,為了避免出現事故,由測量隊長及時填寫,地測部門負責人簽發(fā),接收單位必須簽字。
2、貫通測量通知單兩工作面間的距離應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按有關規(guī)定處理。
3、通知單編號、草圖、內容齊全后,測量負責人、主管領導、水文負責人、地質負責人簽字后下發(fā)。
4、貫通測量通知最后標定位置必須實測,如不實測,不準下發(fā)通知單。
五、繪圖技術管理制度
1、繪圖工作必須嚴格執(zhí)行國家及有關部門頒布發(fā)的各種技術標準。
2、繪圖工作應由經過專門培訓的,具有一定專業(yè)知識的人員擔任。繪圖員要認真學習業(yè)務,掌握有關技術標準及規(guī)定,嚴格按質量標準來開展工作。
3、繪制各類礦圖時,必須由專業(yè)技術人員的指導,正確使用圖例符號,圖紙精度要符合測量要求,保證礦圖的質量。
4、各種礦圖的繪制應符合準確、及時、完整、美觀的原則。應達到線條均勻、圓滑,接頭吻合無疙瘩,點線、虛線間隔大小一臻,平行線間距相等;各種文字、數字注記規(guī)范,字隔、字向符合要求;顏色標準,著色均勻;內容齊全、完整,幾何關系正確等。
5、圖紙繪制完成后,堅持各級檢查制度,進行審核、簽字,簽字完成后才能投入使用。
6、按時填繪交換圖,地測部門負責人要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認真審核,保證圖紙內容齊全,無錯漏現象。按規(guī)定1:2000圖每月6日上報礦務局;1:5000圖每季度初上報礦務局。
7、計算機繪圖人員除精通電腦操作及繪圖技術外還要掌握一定的礦井地質、測量、水文地質及礦井儲量等相關知識 。
8、計算機繪圖人員應愛護電腦設備,加強文件資料的管理,注意地測資料的保密性。
9、加強技術培訓,提高繪圖人員的技術水平。
六、儲量技術管理制度
1、嚴格執(zhí)行《煤炭工業(yè)技術政策》、《煤炭法人》、《礦長資源法》、《生產礦井儲量管理規(guī)程》及細則,按規(guī)定的要求進行礦產儲量的計算、監(jiān)督和管理。
2、嚴格按生產礦井質量標準化要求來進行日常技術管理,及時填繪各種儲量圖、填寫各種臺帳、編寫各種回采率分析報告,包括年度、季度、月份及采后總結(工作面、采區(qū)、礦井)。
3、嚴格儲量增減制度,儲量變動要近要求提出申報,未經上級主管機關批準,不得隨意自行改動。符合儲量轉入、轉出、注銷、地質及水文地質損失條件的,地測部門提出請示,上報主管部門審核批復,沒接到批復前不得隨意進行破壞性生產,凡未經批準就棄而不采者,均按丟煤處理,參加采區(qū)回采率計算,近奶關規(guī)定進行考核獎罰。凡應一次處理的的準化整為零多次處理。
4、工作面收尺調查一般要求每旬一次,當工作面推進較快時或構造復雜時應增加觀測次數。收尺時必須深入現場,準確測量。測量的內容包括上風、下運的殘尺米數、煤層傾角、煤層厚度、結構、采高、浮煤厚度、割頂底板厚度、丟頂底煤厚度、地質構造變化、水文情況等。觀測點間距一般為10~15米,煤層厚度及采高的丈量誤差應小于煤層厚度的3%。
5、中厚及厚煤層的工作面要求探煤厚設計。工作面回采前必須探清煤層厚度及其結構。在回采過程中按相關要求走向或傾向每10~30米探測一個點。探清工作面內丟頂底煤厚度情況,作好記錄,并作采面素描。對采面推采可能遇到的地質或水文地質問題要要好預報。
6、加強礦井儲量業(yè)務監(jiān)督工作,各礦地質及資源管理人員要深入了解礦井水平延深、采區(qū)、回采工作面設計,對設計施工中違反國這技術政策和規(guī)定時要提出建議和意見,建立“預防丟煤通知書”制度,對不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不按設計要求施工或生產,有產生丟煤可能時,要及時向主管領導匯報,并發(fā)放“丟煤通知書”。已經造成不合理損失的,按有關規(guī)定進行處理。
7、按要求認真填報各種儲量表。年終儲量計算的各種報表一般要求在2月初上報上級有關部門進行江總;“三量月報表”要求在下月5日前上報。
8、礦總工程師要定期組織有關部門對儲量動態(tài)、損失量及回采率指標完成情況進行全面的檢查、分析,找出問題,不斷改進。上級部門每半年對各礦井儲量的管理工作、資源開采利用情況進行一 次全面檢查,檢查結果做為獎懲的依據。
第2篇 職業(yè)技術學院測量技術實訓室管理制度
1.學生必須按照教學計劃的規(guī)定按時參加實訓,不得無故遲到、早退、曠課。
2.學生未經指導教師許可不得擅自進入實訓室。
3.學生必須注意維護實訓室的教學秩序,嚴禁穿拖鞋、背心,不得在室內亂涂、亂丟、亂吐,不得大聲喧嘩、打鬧。
4.學生在教學實訓中,要認真實訓,中途不得無故離開,若有特殊情況,需經指導教師同意后才可離開。
5.未經指導教師允許,實訓室內的量具不準私自拿出本實訓室外,如被發(fā)現,將視盜竊處理。
6.實訓開始前,應檢查量具是否合格,是否存在異樣松動、測量頭貼合不嚴、零位誤差等現象,如有異常情況應及時報告指導教師。測量工件前,應先擦干凈量具的測量頭和工件的被測量面,以免臟物影響測量精度、加快量具磨損。
7.學生必須愛護量具、量儀,保持量具清潔,避免磕碰。學生必須必須在指導老師指導下使用量具、量儀,嚴守操作規(guī)程。使用時,測量力的大小應適當,以保證測量頭能與工件被測部位輕微接觸,且能防止量具和工件變形為度;有微動裝置的量具,應使用微動裝置。實訓過程中,學生如不聽從指導或違規(guī)操作而損壞教學設備,要負賠償責任。
8.實訓結束后,學生必須把實訓臺桌面清理干凈,并協助指導老師檢查量具數量及完好程度。量具用后應擦凈、涂油,再放入盒內,并定期檢查、鑒定和維護。量具不應放在熱源(電爐、暖氣片等)附近,以免受熱變形。
9.實訓結束后,學生應搞好實訓室衛(wèi)生,切斷電源,關好窗門。
10.學生按要求填寫相關的教學管理表格和提交實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