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黄色毛片,天天综合网色,日本三级韩国三级三级a级按摩,香港一级特黄高清免费,柳岩强行被揉胸的视频,欧美美女视频在线,林志玲吻戏视频

當前位置:1566范文網 > 企業(yè)管理 > 制度大全 > 制度范本

應急救援預案管理演練制度(十二篇)

發(fā)布時間:2024-03-07 17:04:07 查看人數:95

應急救援預案管理演練制度

第1篇 應急救援預案管理演練制度

第一章 應急救援預案編制目的及范圍

1、 編制目的:是通過預先計劃和應急措施,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和資源,在事故發(fā)生后迅速控制其發(fā)展,保護現場職工和附近居民的健康與安全,并將事故對環(huán)境和財產造成的損失降至最小程度。

2、 編制范圍:凡可能影響生產安全的事故、自然災害、突發(fā)事件都應編制預案。

第二章 應急救援預案體系

1、 企業(yè)應急預案體系包括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包含危險化學品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環(huán)境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滅火救災預案、供電預案、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防洪預案、急性職業(yè)中毒應急救護預案等)、現場處置方案(即各二級單位應急預案)。

2、 專項應急預案和各二級單位應急預案是企業(yè)綜合應急預案的子文件或標準操作程序,必須和企業(yè)綜合應急預案接口吻合、銜接嚴密,協調一致,不得有任何沖突。

3、 企業(yè)綜合應急預案應與長壽區(qū)政府等上級部門預案保持協調一致,做好社會聯動的接口。

第三章 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審核、審批

1、 廠技安部門牽頭組織有關職能部門和人員編制企業(yè)綜合應急預案——企業(y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含重大危險源及危險化學品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主要內容包括1、總則;2危險性分析;3、組織機構及職責;4、預防與預警;5、應急響應;6、信息發(fā)布;7、后期處置;8、保障措施;9、培訓與演練;10、獎懲;11、附則等。

第七條 企業(y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完成后,報總工程師或主管生產、安全副廠長(廠長助理)審核后,報廠長批準執(zhí)行。

第八條 廠其他職能部門根據專業(yè)組織編制相應的專項應急救援預案(如:能計處負責編制《供電預案》、設備處負責編制《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職工醫(yī)院負責編制《急性職業(yè)中毒應急救援預案》、保衛(wèi)處負責編制《滅火預案》等)報總工程師或主管生產、安全副廠長(廠長助理)審核后,報廠長批準執(zhí)行。

2、部門(處、部門)被確定為重大危險源部位或關鍵裝置重點部位(危險目標),應制定出本單位在一旦發(fā)生事故的二級救援預案及自救措施。

主要內容:1、編制目的和依據;2、風險分析;3、應急組織與職責;4、應急處置;5、注意事項;6、附件。

3、部門(處、部門)救援預案及自救措施,應由部門責任人負責審核后,交廠技安部門審定,最后報主管生產、安全副廠長(廠長助理)或總工程師批準執(zhí)行。

4、 設備部門負責提供事故現場內設備、設施有關的技術檔案資料的相關情況,以及應采取的安全處置措施方案。

5、技安部門負責提供事故現場危險化學品的危險特性、資料以及相關安全處置措施。

6、 供應部門負責提供應急救援的器材、裝備、物資及運輸車輛。

第四章 應急救援預案的教育和演練

1、 廠部應定期組織應急救援預案的相關部門及人員進行培訓,使其熟悉企業(yè)應急救援預案以及救援程序。

2、 部門(處、部門)應定期組織職工學習廠級和部門(處、部門)的應急救援預案或自救措施,使職工熟悉預案和自救措施,掌握具體的處置方法和自救方法。

3、廠定期開展群眾性的有關防化學事故的宣傳教育,使廣大職工和周邊群眾都能較熟練掌握化學事故的防護及自救方法。

4、廠應與周邊地區(qū)村鎮(zhèn)、企業(yè)建立日常的通訊聯絡點,使周邊地區(qū)的村民或企業(yè)遇有異常情況能及時向廠調度中心報告。

5、 按應急管理體系可把應急演練分為二級單位內部應急演練、廠級應急演練及廠地聯合應急演練。其中二級單位內部演練由各二級單位針對各自單位危險目標,每半年組織一次演練,技安處對其進行監(jiān)督;每年由廠部針對企業(yè)某危險目標進行一次廠級演練;廠地聯合演練,由地方政府確定。

6、 按演練目標(項目)可分為全面演練、部分組合演練和單項(專項)演練。消防專項演練,由保衛(wèi)處消防隊負責組織實施,每季度至少進行一次;其他專項演練,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各二級單位每半年分別針對各自單位危險目標進行一次部分組合演練。企業(yè)每年進行一次部分組合或全面演練。

第五章 應急救援預案的評審和修訂

1、 為確保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應定期(3~5年)進行評審和修訂。

a.各二級單位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應由二級單位負責人和對口職能部門組織相關部位和人員評審修訂,由分管廠領導批準發(fā)布。

b.企業(yè)綜合應急預案,由技安處牽頭組織的預案修訂小組內部評審和修訂后,還應通過企業(yè)安全生產委員會評審,由廠長批準發(fā)布。

2、 當發(fā)生以下情況時,應立即組織對應急預案進行評審和修訂:

a、法律、法規(guī)、標準及其它要求發(fā)生較大變更時;

b、企業(yè)管理機構或體制發(fā)生重大調整時;

c、關鍵設備更換或應急資源發(fā)生重大變化;

d、應急處理過程中和各類應急演練中發(fā)現問題和出現新情況時;

e、年度風險評價(審),發(fā)現新的潛在緊急情況或重大隱患時。

第六章 附 則

1、 本制度自下發(fā)之日起執(zhí)行。

2、 本制度解釋權屬技安處。如有爭議時由廠安全生產委員會仲裁。

第2篇 道路危險品運輸企業(yè)應急救援預案制度

總則

一、為迅速、有效地控制突發(fā)性危險貨物事故的發(fā)生,搶救受害人員,指導群眾防護和組織撤離,努力消除危害后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fā)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guī)定》《交通運輸突發(fā)事件應急管理規(guī)定》和《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yè)運輸事故應急預案編制要求》(jt-t911-2014,結合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二、在區(qū)域范圍內從事生產、經營、裝卸、儲存、運輸、使用、包裝危險貨物以及對危險貨物集裝箱進行拆裝和作業(yè)過程中可能發(fā)生泄漏、火災、爆炸、出現毒害等重大人身傷亡或重大經濟損失事故的應急救援,適用本預案。本預案所稱“危險貨物”,是指列入國家標準gb12268《危險貨物品名表》,具有易燃、毒害、腐蝕、等特性,在運輸、裝卸和儲存等過程中,容易造成人身傷亡和財產毀損而需要特別防護的貨物。

三、本預案為處理范圍內各類重大危險貨物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組織原則。

危險貨物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主要任務

(一)控制搶修危險源,分析、查明事故原因。

(二)組織消防滅火、消除泄漏、搶救受害人員。

(三)指導群眾防護和撤離危險區(qū),維護救援現場秩序。

(四)搶救、轉移危險貨物及物資設備。

(五)消除危害后果,恢復正常秩序。

(六)協調救援的指揮通信、交通運輸、設備器材、物資氣象等相關工作。

(七)查明人員傷亡情況,估算危險程度。

(八)調查事故原因和追究事故責任。

危險貨物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基本原則

(一)集中領導、統一指揮。

(二)各盡其責、協同作戰(zhàn)。

(三)充分準備、快速反應。

(四)科學分析、措施果斷。

(五)單位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

應急救援的組織機構與職責

1、重特大事故發(fā)生后,按照統一指揮,逐級負責的原則,設立組織機構。設置重大危險貨物運輸事故應急領導小組,全面指揮、協調此項工作。

2、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1)負責制訂修改危險貨物事故應急預案,建立應急救援網絡體系。

(2)迅速了解事故的相關情況,及時做好對上級匯報工作并作出判斷,做出決策。

(3)組織落實和部署現場各項應急救援工作。

3、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要職責為:

(1)、迅速了解、收集和匯總事故險情,及時向領導小組匯報。

(2)、傳達、貫徹、落實上級對事故處理、人員疏散和施救工作的指示。

(3)、聯系具有事故源處理經驗的背景知識的專家,獲取專家意見。

(4)、協調救助運輸物資、資金的籌集、安排、調運。

4、搶險處理組

組長:發(fā)生事故企業(yè)負責人

成員:根據企業(yè)應急救援預案確定的搶險組成人員,同時調集外企業(yè)搶險人員進行聯合搶險。

主要職責:

(1)負責對事故的處置,協助上級事故調查組開展調查工作。

(2)協助其他應急救援小組搶救受傷人員。

(3)配合做好急救物資的運輸和發(fā)放工作。

(4)完成現場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任務。

3、醫(yī)療救護組

組長:發(fā)生事故企業(yè)分管負責人

主要職責:

(1)負責聯絡協調醫(yī)療單位全力做好各類人員搶險工作,并運送急需藥品至事故現場,負責搶救、轉運和醫(yī)治受傷、中毒人員,及時聯系120救護車。

(2)配備足夠的常用急需藥品和救護器材,確保使用時能及時提供。

(3)配合對事故現場進行檢查、監(jiān)測和清理消毒,預防控制二次事故的發(fā)生,保證事故損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

(4)協助向事故傷亡人員及其家屬提供精神和心理衛(wèi)生方面的幫助。

(5)完成現場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任務。

4、后勤保障組

組長職責:

(1)負責現場指揮人員和搶救人員的現場食宿安排。

(2)集中力量,保證搶險救護物資及生產生活急需物資的供應和落實。

(3)協助其他應急救援小組處理傷亡的救護工作。

(4)負責溝通聯絡現場各部門之間,現場與外界之間的聯系。

(5)統籌安排,保證現場指揮與上級及各級現場救援小組的及時聯絡,確保救援工作的不間斷。

(6)完成現場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任務。

5、治安保衛(wèi)組

組長:發(fā)生事故企業(yè)分管負責人

成員:發(fā)生事故企業(yè)的治安保衛(wèi)人員,聯防救助單位相關人員

主要職責:

(1)在事故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配合開展工作。

(2)負責聯系事故現場的治安保衛(wèi)及交通管制工作。

(3)負責設置警戒區(qū)域并進行現場警戒,保護事故現場。

(4)負責或協助維護現場秩序,疏通道路、組織危險區(qū)內人員的撤離。

(5)勸說圍觀群眾離開事故現場,努力減少事故現場的無關人員。

(6)完成現場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任務。

應急救援準備工作

區(qū)域內從事生產、經營、裝卸、儲存、運輸、使用、包裝危險貨物等作業(yè)單位的危險貨物應急救援工作,由該單位的應急救援組織機構負責;

(1)制定本單位的危險貨物應急救援預案。

(2)采取以自救為主,以屬地屬系統屬行業(yè)為輔。

(3)組織本單位的危險貨物應急救援演練,配備主要的防護、救援器材和設備,指定專人管理,并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保養(yǎng),確保完好。

(4)對職工進行危險貨物事故應急救援知識的教育培訓,配合有關部門進行事故應急救援知識的宣傳。

(5)結合本單位生產作業(yè)實際,及時對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進行修改完善。

事故報告程序與現場保護

事故發(fā)生后,事故單位應立即做到:

1、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積極組織搶救,防止事故蔓延擴大。

2、立即按本單位應急預案要求,各部門迅速拔打110、119、120報警,同時如實向當地政府、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等有安全生產監(jiān)管職責的部門報告事故情況。

3、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1)發(fā)生事故單位、時間、地點。

(2)事故簡要經過,傷亡情況。

(3)事故原因和性質的初步判斷。

(4)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

(5)事故的報告單位、報告人和報告時間。

4、事故發(fā)生單位應努力保護好事故現場,如果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的,有關職能部門應當作好標志,采取拍照、攝像、繪圖等方法詳細記錄事故現場原貌,并妥善保存現場主要痕跡、物證等。

應急預案的啟動與實施

1、危險貨物事故發(fā)生后,事故發(fā)生單位主要負責人或現場人員應當積極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進行全方位的搶險救援和應急處理。

2、事故發(fā)生單位確定危險貨物事故未能有效控制,應當向當地政府行政管理部門提出啟動危險貨物事故應急預案的建議。啟動危險貨物事故應急預案由總指揮批準后實施。

3、預案啟動后,各部門各單位應根據預案規(guī)定的職責要求,服從總指揮部的統一指揮,立即到達規(guī)定崗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4、各項救援均以單位自救為基礎,當地政府、系統主管、行業(yè)管理等各方救助聯合進行應急救援。

5、在應急搶險救援過程中需要緊急調用物資、設備、人員和占用場地,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攔和拒絕。

6、參加危險貨物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人員,應當按照預案的規(guī)定,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并在專業(yè)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第3篇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實施演練制度

(一)總經理應每年度指定安全生產技術部,對企業(yè)所有的原料、設備、設施及場所進行檢查,確定本企業(yè)是否存在重大危險源,并按規(guī)定委托具有合法資質的中介公司進行安全評價。

(二)技術安全部必須按(國家安監(jiān)局56號《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jiān)督管理工作的意見》)和標準《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0)規(guī)定的方法,對本企業(yè)的危險源進行檢查,如發(fā)現隱患應及時報告總經理和安全生產委員會。

(三)根據企業(yè)具體的情況,加強防火、防爆、中毒管理,同時按《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國家安監(jiān)局安監(jiān)管?;帧?004】43號)的規(guī)定與要求,制定應急預案(如本企業(yè)技術力量不足,未能自行制訂,則應委托有合法資質的安全評價公司代為制訂)。

(四)制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經上級審批合格后,由安全技術部組織演練,每年演練不得少于兩次(其中包括消防演練)。

(五)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實施,應按預案中的規(guī)定和程序進行。

(六)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確認合格后,總經理應親自組織,指揮安全技術部進行人員組織、物資準備、資金投入,確保符合預案的要求。

(七)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組織全廠員工認真學習,熟悉和掌握預案的內容規(guī)定及具體實施的程序和方法,各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做到本職范圍內的應急救援工作。

(八)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要根據企業(yè)生產發(fā)展,危險源的變化而不斷完善。同時要做好編制實施,學習與演練的檔案工作。

第4篇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制度

一、指導思想

為提高救援人員的技術水平與救援隊伍的整體能力,以便在事故的救援行動中,達到快速、有序、有效的效果。經常性地開展應急救援培訓、訓練或演習應成為救援隊伍的一項重要的日常性工作。指導思想應以加強基礎,突出重點,邊練邊戰(zhàn),逐步提高為原則。

二、基本任務

鍛煉和提高隊伍在突發(fā)事故情況下的快速搶險堵源、及時營救傷員、正確指導和幫助群眾防護或撤離、有效消除危害后果、開展現場急救和傷員轉送等應急救援技能和應急反應綜合素質,有效降低事故危害,減少事故損失。

三、應急培訓

制定培訓計劃,對應急救援系統各層次和崗位人員進行工作和任務分析,根據各崗位人員的職責,制定工作任務。

(1)崗位的總體目標;

(2)重要職責:按職責對工作全面說明;

(3)任務:每項職責下要履行的各種任務;

(4)任務說明:明確說明責任人該怎么做;

(5)小組與個人:個人執(zhí)行任務和小組執(zhí)行任務。

要求應急人員了解和掌握如何識別危險、如何采取必要的應急措施、如何啟動緊急警報系統、如何安全疏散人群、應急救援中常用的人工口對口呼吸和胸外按壓法等基本操作,重點是火災應急培訓以及危險物質事故應急的培訓,強調危險物質事故的不同應急水平和注意事項等內容。

四、應急救援訓練與演習的目的

應急救援訓練是指通過一定的方式來獲得或提高應急救援技能。演習是指按一定程式所開展的救援模擬演練。目的是為提高應急救援技術水平與救援隊伍的整體作戰(zhàn)能力,以便在事故的救援行動中,達到快速、有序、有效的效果。

演習的目的是:驗證應急預案的整體或關鍵性局部是否可能有效的付諸實施;驗證預案在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意外情況方面所具備的適應性;找出預案可能需要進一步完善和修正的地方;確保建立和保持可靠的通信聯絡渠道;檢查所有有關組織是否已經熟悉并履行了他們的職責;檢查并提高應急救援的啟動能力。

五、應急救援訓練類型

應急訓練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基礎訓練、專業(yè)訓練、戰(zhàn)術訓練和自選科目訓練四類。

(1)基礎訓練?;A訓練是應急隊伍的基本訓練內容之一,是確保完成各種應急救援任務的前提基礎?;A訓練主要是指隊列訓練、體能訓練、防護裝備和通訊設備的使用訓練等內容。訓練的目的是應急人員具備良好的戰(zhàn)斗意志和作風,熟練掌握個人防護裝備的穿戴,通訊設備的使用等。

(2)專業(yè)訓練。專業(yè)技術關系到應急隊伍的實戰(zhàn)水平,是順利執(zhí)行應急救援任務的關鍵,也是訓練的重要內容。主要包括專業(yè)常識、堵源技術、搶運和清消,以及現場急救等技術。通過訓練,救援隊伍應具備一定的救援專業(yè)技術,有效地發(fā)揮救援作用。

(3)戰(zhàn)術訓練。戰(zhàn)術訓練是救援隊伍綜合訓練的重要內容和各項專業(yè)技術的綜合運用,提高救援隊伍實踐能力的必要措施。通過訓練,使各級指揮員和救援人員具備良好的組織指揮能力和實際應變能力。

第5篇 編制應急救援預案制度

一、編制目的

2002年11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十一條明確規(guī)定生產經營單位要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第六十九條亦要求建筑施工單位應當建立應急救援組織,生產經營規(guī)模較小的也應當指定兼職的應急救援人員等。當發(fā)生事故后,為及時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建筑施工企業(yè)應按照《安全生產法》的要求編制應急救援預案,特制定本制度。

二.適用范圍

云南云嶺高速公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云南小龍高速公路土建一標項目部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實施。

三、制度內容

1、 基本原則與方針

制定安全第一,安全責任重于泰山;預防為主、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優(yōu)先保護人和優(yōu)先保護大多數人,優(yōu)先保護貴重財產等原則和方針。

2、 工程項目的基本情況

1) 項目的工程概況及施工特點和內容;

2) 項目所在的地理位置、地形特點,工地外圍的地理位置、居民、交通和安全注意事項等;

3) 氣象狀況等。

3. 施工現場的臨時醫(yī)務室或保健醫(yī)藥設施及場外醫(yī)療機構:

1) 醫(yī)務人員名單,聯系電話;

2) 有哪些常用醫(yī)藥和搶救設施;

3) 附近醫(yī)療的情況介紹,位置、距離、聯系電話等。

4. 工地現場內外的消防、救助設施及人員狀況。介紹工地消防組成機構和組成人員,成立義務消防隊,有哪些消防、救助設施及其分布,消防通道等情況。

5. 施工消防平面布置圖,畫出消防栓、滅火器的設置位置,易燃易爆的位置,消防緊急通道,疏散路線等。

6、 可能發(fā)生事故的確定和影響

根據施工特點和任務,分析本工程可能發(fā)生較大的事故和發(fā)生位置、影響范圍等。如列出工程中常見的事故:建筑質量安全事故、施工毗鄰建筑坍塌事故、土方坍塌事故、氣體中毒事故、架體倒塌事故、高空墜落事故、掉物傷人事故、觸電事故等;對于土方坍塌、氣體中毒事故等應分析和預知其可能對周圍的不利影響和嚴重程度。

7、 應急機構的組成、責任和分工

(1) 包括指揮機構和救援隊伍的組成,具體指揮機構組成可參考附表。企業(yè)或工程項目部應成立重大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有關副經理及生產、安全、設備、保衛(wèi)等負責人組成,下設應急救援辦公室或小組(可設在安全科),日常工作由安全科負責。發(fā)生重大事故時,領導小組成員迅速到達指定崗位,因特殊情況不能到崗的,由所在單位按職務排序遞補。以指揮領導小組為基礎,成立重大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由經理任總指揮,有關副經理任副總指揮,負責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指揮。提醒注意的是:救援隊伍必須是經培訓合格的人員組成。

(2) 職責:如寫明指揮領導小組(部)的職責:負責本單位或項目“預案”的指定和修訂;組建應急救援隊伍,組織實施和演練;檢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組織和實施救援行動;組織事故調查和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的經驗教訓。

(3) 分工:寫明各機構組成的分工情況。如總指揮,組織指揮整個應急救援工作;安全負責人,負責事故的具體處置工作;后勤負責人,負責應急人員、受傷人員的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工作。

8、 報警信號與通訊

寫出各救援電話及有關部門、人員的聯絡電話或方式。消防報警:119,公安:110,醫(yī)療急救:120,嵩明縣交通局: ,嵩明縣安監(jiān)局電話:0871-,嵩明縣醫(yī)院構電話:0871-,小龍項目部應急機構辦公室:安全科辦公室,負責人聯系電話:。

工地報警聯系地址及注意事項:報警者有時由于緊張而無法把地址和事故狀況說清楚,因此最好把工地的聯系辦法事先寫明。如:**縣**村**地附近或對面),如果工地確實是不易找到的,還應派人到主要路口接應。并應把以上的報警信號與通訊方式貼出辦公室,方便緊急報警與聯系。

9、 事故應急與救援

(1)寫明應急程序:報告聯絡有關人員(緊急時立刻報警、打求助電話)→成立指揮部(組) →必要時向社會發(fā)出救援請求→實施應急救援、保護事故現場、上報有關部門等→善后處理。

(2)事故的應急救援措施??筛鶕竟こ添椖靠赡馨l(fā)生的事故列表寫出事故類別,事故原因,現場救援措施等。

10、 救援有關規(guī)定和要求

要寫明有關的紀律,救援訓練、學習等各種制度和要求。

11、 有關常見事故的自救和急救常識

如人工呼吸的方法,火災逃生常識和常見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等。

第6篇 非煤礦山應急救援預案和應急體系管理制度

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規(guī)范公司應急管理工作,提高應對風險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職工的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減少財產損失、環(huán)境損害和社會影響。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制定本制度。

1.應急管理工作堅持“以人為本,減少危害,居安思危,預防為主,統一領導,分級負責,職責明確,快速反應”的原則,

2.應急管理分“預防、準備、響應和恢復”四個過程。主要內容包括:應急管理組織體系,應急救援預案管理、應急培訓、應急演練、應急物資保障等。

3.成立以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為組長,主管安全生產負責人為副組長,安監(jiān)科長、各采區(qū)負責人為成員的應急管理領導小組。應急管理辦公室設在安監(jiān)科,并負責日常管理。

4.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寫與修訂。。

5.應急管理培訓,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員應急管理培訓。培訓內容應當包括:事故預防、危險辯識、事故報告、應急響應、各類事故處置方案、基本救護常識、避災避險、逃生自救等。

6.應急演練。根據年度應急演練計劃,每年至少分別安排一次桌面演練和綜合演練,強化職工應急意識,提高應急隊伍的反應速度和實戰(zhàn)能力。安監(jiān)科負責做好演練記錄和總結。

7.應急通訊設備保障。公司要對電話、對講機、手機等通訊器材進行經常性維護或更新,確保通訊暢通。

8.應急救援物資保障。根據公司預案做好應急救援設備、器材、防護用品、工具、材料、藥品等保障工作。確保經費、物資供應,切實加強應急保障能力,并對應急救援設備、設施要定期進行檢測、維護、更新,確保性能完好。

9.應急處置。事故發(fā)生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以營救遇險人員為重點,開展應急救援工作;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發(fā)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huán)境污染;要及時組織受威脅群眾疏散、轉移,做好安置工作。

10.成立兼職救護隊,人員由各科室、采區(qū)主要負責人及業(yè)務骨干組成,并進行經常性訓練,熟練掌握基本的救護常識和救援能力。

11.應急救援協議。充分利用社會應急資源,與地方政府預案、上級主管單位及相關部門的預案和應急組織相銜接。

13.應急管理費用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審批,財務部門予以保障。

第7篇 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制度

1、根據《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guī)定》第七條規(guī)定:'市 (地、州)、縣 (市、區(qū))人民政府必須制定本地區(qū)特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2、《安全生產法》第十七條規(guī)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具有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職責。'第三十三條規(guī)定:'生產經營單位對重大危險源應當制定應急救援預案,并告知從業(yè)人員和相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

3、國務院《特殊設備安全監(jiān)察條例》第三十一條規(guī)定:'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制定特種設備的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

4、《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規(guī)定:'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定期組織消防演練。'

5、《申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病防治法》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職業(yè)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6、施工單位項目技術部應當制定本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或者配備應急救援人員,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并定期組織演練。

7、實行施工總承包的,由總承包單位統一組織編制建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工程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按照應急救援預案,各自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或者配備應急救援人員,配備救援器材、設備,并定期組織演練。

第8篇 鑄造廠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制度

一、總則

l、我公司全體員工必須認真學習貫徹、執(zhí)行安全生產的方針,模范遵守國家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guī),認真執(zhí)行本公司有關安全生產和消防管理的各項規(guī)定,以確保員工在生產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確保國家財產和集體財產的安全。

2、搞好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工作必須要以防為主。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必須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要使全體員工充分認識到搞好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要充分認識到搞好預防工作的重要性,要消滅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要把各種事故統統消滅于萌芽狀態(tài)!加強對職工安全生產方面教育與培訓,形成人人懂安全知識,人人管安全的良好局面。

3、為應對各種突發(fā)重大事故,必須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應急處理救援預案》的精神原則,有條不紊地處理這些事故,而不至于臨陣手忙腳亂,貽誤戰(zhàn)機。為此,特制定本《重大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預案》。

4、要求我公司全體員工人人都要熟知本《救援預案》的各項具體要求,人人都能按《預案》要求,在事故現場靈活指揮,妥善處理各種事故。

二、一般規(guī)定

1、如遇突發(fā)重大事故,在事故現場的最高領導者(指事故班組的班長及以上干部),就是處理事故的現場總指揮。

2、現場總指揮必須要頭腦冷靜,處理事情要堅決果斷,要按照《救援預案》的精神,立即組織員工展開營救工作。千萬不要拖泥帶水,耽誤救援的最好時機。

3、現場總指揮要本著“先救援、后匯報”的原則,首先組織在現場的員工實施救援工作,待控制局面后,立即向公司領導匯報。

4、一旦出現現場局勢無法控制,同時又與公司領導聯系不上的情況下,現場總指揮有權處置各種突發(fā)事態(tài):

(1)如是火災,應立即向119求援。

(2)如是人身傷亡事故,一時又找不到車,應立即向120市急救中心救援。

5、一旦發(fā)生事故,所有現場員工都應積極、主動地在現場總指揮的領導下,參與救援工作,而決不能遇事退縮、當逃兵,或拒不服從領導而貽誤戰(zhàn)機。一旦此類事件出現,公司必將追究責任,并予以嚴肅處理。

6、建立值班制度、檢查制度、例會制度。

三、火災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預案

1、突發(fā)火災事故后,事故班組班長應立即組織本班組員工投入到滅火工作中去,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誤滅火工作。

2、突發(fā)火災事故后,非事故班組操作人員應視當時火情的嚴重程度,在現場滅火總指揮的統一調度下,或派部分人員過去協助滅火,或采取緊急斷電停機措施,派出所有人員協助滅火。

四、人身傷害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預案

l、突發(fā)重大人身傷害事故,班組班長和現場操作人員應采取果斷措施立即停機或停電,將受害人從機器設備上或觸電部位迅速解救出來。

2、如受害人大量失血,現場指揮者應立即組織員工對其進行臨時性的綁扎、止血?!?/p>

3、如受害人呼吸、心跳不止,應立即把受害者搬到空曠場地,實施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復蘇,不得耽誤半分半秒。

4、此時,現場指揮者要爭分奪秒、當機立斷、緊急向120市急救中心求助。

5、現場指揮者應及時向公司領導匯報。

6、如遇一般人身傷害事故,現場總指揮應立即向公司領導匯報,并及時找車將受害人送往醫(yī)院進行救治。

7、現場指揮者在處理人身傷害事故時,要本著迅速、穩(wěn)妥地原則,立即予以處置,千萬不要拖延時間!千萬不要耽誤救治受害者的最佳時機!時間就是生命!

五、設備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預案

1、突發(fā)重大設備事故,班組班長要迅速采取措施,予以停機停電,嚴防事故擴大。

2、如果因設備事故連帶發(fā)生人身傷害事故,應立即救人,在把受害者救出后,立即啟動《人身傷害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預案》程序,予以迅速救治,而后在去處理設備事故。

3、發(fā)生重大設備事故后,如不是因為救人等特殊情況,盡量不要移動現場各種物件,要保護好現場,以便分析事故原因。

4、發(fā)生重大設備事故后,如不迅速采取“移動”“支撐'等手段來處理,有可能導致事故擴大或危機人身安全者,現場指揮可以采取這些手段來予以處理。但要做好詳細記載,并向事故調查人員講清,以便能準確判定事故發(fā)生的原因。

5、發(fā)生重大設備事故后,現場指揮人員在做好緊急處理的情況下,應立即向公司領導匯報。

六、本《重大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預案》是我公司所有員工在處理突發(fā)重大事故的基本原則。要求公司所有干部、員工都要模范遵守、堅決執(zhí)行。對本《預案》有修改意見和補充意見者,應盡快向公司領導提出,以便公司將意見匯總后,適時對本《預案》予以修改。

以上制度必須人人遵守,否則給予處罰。

第9篇 職業(yè)病危害事故應急管理制度救援預案

為了更好地貫徹實施《安全生產法》、《職業(yè)病防治法》、《煤礦安全監(jiān)察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進一步預防與控制本礦作業(yè)場所職業(yè)危害,防治職業(yè)病,保護本礦職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改善生產作業(yè)環(huán)境,搞好職業(yè)衛(wèi)生工作,促進本礦的安全健康發(fā)展,根據上級有關規(guī)定,特制訂礦職業(yè)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一、指導思想

為認真貫徹落實《勞動法》、《職業(yè)病防治法》的要求,防止突發(fā)性重大職業(yè)病危害事故發(fā)生,并能在職業(yè)病危害事故發(fā)生后有效控制和處理,根據上級職業(yè)衛(wèi)生主管部門的要求和本礦實際,本著“反應迅速、處理得當”的原則,制定本礦的應急救援預案。

二、職業(yè)病危害的目標分布

根據本礦各崗位存在的煤塵、矽塵、水泥塵、噪聲等可能引起職業(yè)病危害事故的特點,確定采煤一區(qū)、采煤二區(qū)、采煤三區(qū)、掘進一區(qū)、掘進二區(qū)、運輸工區(qū)、皮帶工區(qū)、巷修工區(qū)、通防工區(qū)、安裝工區(qū)、運轉工區(qū)、機廠等單位為職業(yè)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目標。

職業(yè)病危害事故級別:

1、一般職業(yè)病危害事故

2、重大職業(yè)病危害事故

三、職業(yè)病危害應急救援預案

1、發(fā)生職業(yè)危害事故的單位或個人應立即向礦調度室報告,報告內容包括事故地點、人數、可能引起職業(yè)危害事故的原因,調度室在做好詳細記錄的同時,立即報告礦領導并通知礦醫(yī)院進行救治處理。

2、礦醫(yī)院值班人員在接到礦調度室發(fā)出的有關職業(yè)危害事故的通知時,應認真做好電話記錄,立即通知院長、值班醫(yī)師,并做好急救藥品、器械等準備。如礦緊急命令救護車出車時,值班人員有權直接調度值班司機在最短時間內趕到事故地點,值班司機接到命令后,應在3分鐘內出車,值班醫(yī)護人員應攜帶搶救物品隨車出發(fā)。

3、值班醫(yī)師接診事故患者后,應立即進行仔細全面而又重點的查體,迅速明確事故原因及病情,進行現場緊急救治?,F場如不能確診時,在時間許可的條件下可自行確定回礦醫(yī)院或轉人民醫(yī)院或者兗礦總醫(yī)院治療,實施及時有效的救治,并將救治情況隨時報告礦調度室和礦領導。

4、職業(yè)危害事故發(fā)生后,安監(jiān)站、調度室、醫(yī)院有關人員要迅速到達事故現場,分析事故原因,明確引起事故根源,進行封存或采取防范措施進行消除,避免其他人員再次接觸而造成事故的擴大。根據《職業(yè)病防治法》的有關規(guī)定,及時向所在地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所在的衛(wèi)生行政部門進行報告,報告簡要說明事故的單位、詳細地址、發(fā)生事故的時間、事故人數、有無死亡等。

5、安監(jiān)站、調度室、通風工區(qū)、通防科、醫(yī)院有關人員要深入現場進行事故調查,基本查明與本次事故的情況,確定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造成本次職業(yè)危害事故的單位領導應組織有關人員認真總結經驗教訓,防止再次發(fā)生職業(yè)危害事故。

第10篇 意外事件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習制度

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起重機械事故的危害,降低事故造成的損失,根據《條例》的規(guī)定,特建立本預案并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演習。

一.意外事件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本預案旨在應對可能發(fā)生的安全事故和緊急狀態(tài),維護正常的工作秩序,有效地預防、處置事故;高效、有序地組織事故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1.日常準備

(1)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相關人員應嚴格按照規(guī)定進行起重機械的日常操作、維修保養(yǎng)和使用管理,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防止事故的發(fā)生。

(2)管理人員及操作人員必須熟知維保單位或維保人員電話,確保緊急情況下能及時通知專業(yè)人員到達現場。

(3)起重機械投入使用后應由專人負責,該責任人必須熟悉該設備的各種功能,并能夠熟練操作。

(4)經常檢查消防通道的暢通,各種標識應清晰。

(5)發(fā)生各種可能影響起重機械安全運行的自然災害或其它情況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只有經過全面檢查并確認安全后方可恢復使用。

2.緊急情況的處理和救援措施

(1)固定式簡易升降機進水

固定式簡易升降機一旦發(fā)生進水事故,應立即就近平層,同時應迅速切斷固定式簡易升降機的動力和照明電源,待固定式簡易升降機電氣部分完全晾干(或強制吹干)后方可送電進行全面檢查。

(2)發(fā)生火警

大樓一旦發(fā)生火警,應立即停用固定式簡易升降機并切斷固定式簡易升降機電源。

(3)發(fā)生地震

如果得到地震預報,應及時將固定式簡易升降機停在底層站并關閉固定式簡易升降機門,切斷固定式簡易升降機電源。

(4)電氣起火

切斷電源,立即用滅火器進行滅火(不得采用泡沫滅火器),通知安全管理人員,并視情況決定是否要撥打119報警電話。組織好搶救隊伍,疏散物資和人員。

(5)觸電

發(fā)生觸電事故后,應及時切斷電源或用絕緣棒將電線從觸電者的身上挑開,并對觸電者進行搶救,一般用胸腔壓縮或口對口地進行人工呼吸的方法,通知安全管理人員并撥打120急救電話。

(6)貨物或車輛損壞

迅速停車,搶救受損的物資,盡量減輕事故的危害程度,防止事故蔓延。在不妨礙搶救的情況下,應盡量保持現場。對于需要進行轉移的,應在原地做好標記。對廠內機動車輛進行全面檢查,未排除故障的不得投入使用。

(7)因操作不當或設備缺陷引起的事故

立即停止運行設備,及時搶救受傷人員。拉起警戒線,防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如確需移動現場,應在原地作出標記。并及時將事故情況向安全管理部門報告。

二.意外事件和事故的應急救援演習

1.每年應進行一次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習,提高救援人員的熟練程度,驗證欲案的有效性,從而保證發(fā)生事故時能得到妥善處理,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2.管理部門負責應急救援演習工作的組織,參加人員應包括起重機械使用、維護和管理的所有環(huán)節(jié),并根據需要請專業(yè)維保單位派人予以協助。

3.進行應急救援演習前應制定書面的演習計劃,明確演習的程序,落實相關人員的分工,盡可能多的考慮各種可能發(fā)生的情況。

4.演習應嚴格按照計劃規(guī)定的程序進行,所有參加人員應各負其責,認真做好分工范圍內的工作。

5.每次演習可針對一種情況,也可結合多種情況綜合演習。

6.演習結束后安全管理人員負責及時做好記錄工作,填寫意外事件和事故的應急救援演習記錄表,針對出現的問題和不足,認真總結,做好整改工作。

第11篇 制定礦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制度

1、應急救援預案制定的依據

現場應急救援預案應由礦山企業(yè)準備,應急救援預案制定的依據為危險評估即事故后果分析,包括:

(1)對潛在事故的描繪(如容器爆炸、管道破裂、安全閥失靈、火災等);

(2)對泄露物質一的預測(有毒、易燃、爆炸);

(3)對泄露物質擴散的計算(氣體或蒸發(fā)液體);

(4)有害效應的評估(毒、熱輻射、爆炸波)。

2、現場應急救援預案包括的內容

(1)潛在事故性質、規(guī)模及影響范圍;

(2)危險報警和通訊聯絡步驟和方法;

(3)與政府及各緊急救援服務機構的聯系;

(4)現場事件主要管理者(總指揮)及其他現場管理者的職權;

(5)應急控制中心的地點和組織;

(6)危險現場人員的撤離步驟;

(7)非現場但可能影響范圍內人員的行動原則;

(8)設施關閉程序;

(9)節(jié)假日等特殊情況的安排。

3、應急控制中心(指揮部)包括的內容:

(1)足夠的內外線電話和無線通訊設備;

(2)危險物質數據庫:危險物質名稱、數量、存放地點及其物理化特性;

(3)救援物資數據庫:應急救援物資和設備名稱、數量、型號大小、存放地點、負責人及調動方式;

(4)設施示意:

--救援設備存放點;

--消防系統;

--污水和排水系統;

--設施接口;

(5)風速、風向和氣溫等測量儀器;

(6)個人防護和其他救護設備;

(7)廠礦內職工名單表;

(8)關鍵崗位人員的住址和聯系方式;

(9)現場其他人員名單,如承包商和參觀者等;

(10)當地政府和緊急服務機構地址和聯系方式;

(11)應急與事故處理法規(guī)標準手冊。

應把應急控制中心設在風險最小的地方并確定另外一個應急中心,因為主控制中心可能被有毒氣體籠罩而不能使用。

4、現場應急救援預案的注意事項

制定現場應急救援預案應注意以下事項:

(1)每一個危險設施都應有一個現場應急計劃;

(2)現場應急救援預案由企業(yè)制定并實施;

(3)企業(yè)負責人應確保應急所需的各種資源(人、財、物)及時到位;

(4)企業(yè)負責人應與緊急服務機構共同評估,是否有足夠的資源來執(zhí)行這個計劃;

(5)應急救援預案要定期演習;

(6)確保現場人員和應急服務機構都知道;

(7)根據內外情況的變化,應急救援預案要進行評估和修改。

5、報警和信息傳遞

(1)企業(yè)管理部門應能將任何突發(fā)的事故或緊急狀態(tài)迅速通知給所有有關工人和非現場人員,并作出安排;

(2)企業(yè)管理部門應將報警步驟通知所有工人以確保能盡快采取措施,控制勢態(tài)的發(fā)展;

(3)企業(yè)管理部門應根據設施規(guī)??紤]緊急報警需求;

(4)應在多處安裝報警系統,并達到一定的數量,這樣報警系統才能工作;

(5)在噪聲較高的地方,企業(yè)管理部門應考慮安裝顯示性報警裝置以提醒工作的工人;

(6)在工作場所警報響起來時,為能盡快通知應急服務機構,企業(yè)管理部門應保證有一個可靠的通訊系統。

6、關鍵崗位工人的確定和責任劃分

(1)作為應急救援預案的一部分,企業(yè)管理部門應委派一名現場事件管理者(如果必要,委派一名副手)以便及時采取措施控制、處理事故。

(2)現場事件管理者應肩負如下責任:

①評估事件的規(guī)模(為內部和外部應急機構);

②建立應急步驟以確保工人的安全和減少設施和財產的損失;

③在救護人員到來之前,(如有必要)直接參與救護活動;

④安排尋找受傷者;

⑤安排非重要工人撤離到安全地帶;

⑥設立與應急中的通訊聯系點;

⑦在現場主要管理者到來之前擔當起其責任;

⑧如有要求,應給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建議和信息。

(3)現場事件管理者應從服裝或帽子的穿戴上很容易辨認。

(4)作為應急救援預案的一部分,企業(yè)管理部門應委派一名現場主要管理者(如需要,也可委派一名副手),從應急中心開始負責全面的事故管理。

(5)現場主要管理者的責任如下:

①決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緊急事故,要求應急服務機構幫助,并實施應急計劃;

②在受影響以外的地方,嘗試進行設施的直接操作控制;

③繼續(xù)復查和評估事件的可能發(fā)展方向,以決定事情可能的發(fā)展過程;

④指導設施的部分停車,并與現場事件管理者和關鍵工人配合,指揮這些設施的現場撤離;

⑤確保任何傷害都能得到足夠的重視;

⑥與消防人員、地方當局和政府監(jiān)察員取得聯系;

⑦在設施內實施交通管制;

⑧對保持緊急情況的記錄做出安排;

⑨給新聞媒介發(fā)送有權威的信息;

⑩在緊急狀態(tài)結束之后,控制受影響地點的恢復。

(6)當應急救援預案確定其他由工人承擔的主要任務時(如急救人員、大氣監(jiān)測人員、照顧受傷人員),企業(yè)管理部門應確保這些工人知道他們準確的任務。

7、現場措施

(1)現場應急救援預案的首要任務是控制和遏制事故,從而防止事故擴大到附近的其他設施,以減少傷害。

(2)企業(yè)管理部門應在應急救援預案中包含足夠的靈活性以保證在現場能采取合適的措施和決定。

(3)企業(yè)管理部門應考慮在應急救援預案中怎樣進行下列各方面的工作:

①非相關工人可沿著具有清晰標志的撤離路線到達預先指定的集合點;

②指定某人記錄所有到達集合點的工人,并將此信息告之應急控制中心;

③指定控制中心某人核對與事故有關的那些人到達集合點的名單,然后再核對那些被認為是在現場的人員名單;

④由于節(jié)日、生病和當時現場人員的變化,需根據不在現場人的情況,更新應急控制中心所掌握的名單;

⑤安排對工人進行記錄,包括其姓名、地址、并保存在應急控制中心并定期更新;

⑥在緊急狀態(tài)的關鍵時期,授權披露有關信息,并指定一名高級管理人員作為該信息的唯一出處;

⑦在緊急狀態(tài)結束后、恢復步驟中應包括對再次進入事故現場的指導。

8、應急程序演習

(1)一旦應急救援預案被確定下來,企業(yè)管理部門應確保讓所有工人以及外部應急服務機構都知道。

(2)企業(yè)管理部門應對應急救援預案進行定期檢查,檢查應包括下列內容:

①在事故期間通訊系統是否能動作;

②撤離步驟。

9、計劃評估與修訂

(1)在制定計劃和演練過程中,企業(yè)管理部門應讓熟悉設施的的工人包括相應的安全小組一起參與。

(2)企業(yè)管理部門應讓熟悉設施的工人參加演習和操練,與設施無關的人,如高級應急官員、政府監(jiān)察員也應作為觀察員監(jiān)督整個演練過程。

(3)每一次演練后,企業(yè)管理部門應核對該計劃是否被全面檢查并找出不足和缺點。

(4)企業(yè)管理部門應在必要的時候修改應急計劃以適應現場設施和危險物的變化。

(5)這些修改應讓所有參與應急救援預案有關的人知道。

第12篇 意外事件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與演習制度

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起重機械事故的危害,降低事故造成的損失,根據《條例》的規(guī)定,特建立本預案并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演習。

一.意外事件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本預案旨在應對可能發(fā)生的安全事故和緊急狀態(tài),維護正常的工作秩序,有效地預防、處置事故;高效、有序地組織事故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1.日常準備

(1)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相關人員應嚴格按照規(guī)定進行起重機械的日常操作、維修保養(yǎng)和使用管理,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防止事故的發(fā)生。

(2)管理人員及操作人員必須熟知維保單位或維保人員電話,確保緊急情況下能及時通知專業(yè)人員到達現場。

(3)起重機械投入使用后應由專人負責,該責任人必須熟悉該設備的各種功能,并能夠熟練操作。

(4)經常檢查消防通道的暢通,各種標識應清晰。

(5)發(fā)生各種可能影響起重機械安全運行的自然災害或其它情況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只有經過全面檢查并確認安全后方可恢復使用。

2.緊急情況的處理和救援措施

(1)固定式簡易升降機進水

固定式簡易升降機一旦發(fā)生進水事故,應立即就近平層,同時應迅速切斷固定式簡易升降機的動力和照明電源,待固定式簡易升降機電氣部分完全晾干(或強制吹干)后方可送電進行全面檢查。

(2)發(fā)生火警

大樓一旦發(fā)生火警,應立即停用固定式簡易升降機并切斷固定式簡易升降機電源。

(3)發(fā)生地震

如果得到地震預報,應及時將固定式簡易升降機停在底層站并關閉固定式簡易升降機門,切斷固定式簡易升降機電源。

(4)電氣起火

切斷電源,立即用滅火器進行滅火(不得采用泡沫滅火器),通知安全管理人員,并視情況決定是否要撥打119報警電話。組織好搶救隊伍,疏散物資和人員。

(5)觸電

發(fā)生觸電事故后,應及時切斷電源或用絕緣棒將電線從觸電者的身上挑開,并對觸電者進行搶救,一般用胸腔壓縮或口對口地進行人工呼吸的方法,通知安全管理人員并撥打120急救電話。

(6)貨物或車輛損壞

迅速停車,搶救受損的物資,盡量減輕事故的危害程度,防止事故蔓延。在不妨礙搶救的情況下,應盡量保持現場。對于需要進行轉移的,應在原地做好標記。對廠內機動車輛進行全面檢查,未排除故障的不得投入使用。

(7)因操作不當或設備缺陷引起的事故

立即停止運行設備,及時搶救受傷人員。拉起警戒線,防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如確需移動現場,應在原地作出標記。并及時將事故情況向安全管理部門報告。

二.意外事件和事故的應急救援演習

1.每年應進行一次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習,提高救援人員的熟練程度,驗證欲案的有效性,從而保證發(fā)生事故時能得到妥善處理,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2.管理部門負責應急救援演習工作的組織,參加人員應包括起重機械使用、維護和管理的所有環(huán)節(jié),并根據需要請專業(yè)維保單位派人予以協助。

3.進行應急救援演習前應制定書面的演習計劃,明確演習的程序,落實相關人員的分工,盡可能多的考慮各種可能發(fā)生的情況。

4.演習應嚴格按照計劃規(guī)定的程序進行,所有參加人員應各負其責,認真做好分工范圍內的工作。

5.每次演習可針對一種情況,也可結合多種情況綜合演習。

6.演習結束后安全管理人員負責及時做好記錄工作,填寫意外事件和事故的應急救援演習記錄表,針對出現的問題和不足,認真總結,做好整改工作。

應急救援預案管理演練制度(十二篇)

第一章 應急救援預案編制目的及范圍1、 編制目的:是通過預先計劃和應急措施,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和資源,在事故發(fā)生后迅速控制其發(fā)展,保護現場職工和附近居民的健康與安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推薦專題

相關救援預案信息

  •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制度(十二篇)
  •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制度(十二篇)99人關注

    一、指導思想為提高救援人員的技術水平與救援隊伍的整體能力,以便在事故的救援行動中,達到快速、有序、有效的效果。經常性地開展應急救援培訓、訓練或演習應成為 ...[更多]

  • 應急救援預案管理演練制度(十二篇)
  • 應急救援預案管理演練制度(十二篇)95人關注

    第一章 應急救援預案編制目的及范圍1、 編制目的:是通過預先計劃和應急措施,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和資源,在事故發(fā)生后迅速控制其發(fā)展,保護現場職工和附近居民 ...[更多]

  •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與演習制度(十二篇)
  •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與演習制度(十二篇)90人關注

    本單位每年至少進行一次事故應急緊急救援演習工作,演習情況記錄備查。一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本議案旨在應對可能發(fā)生的安全事故和緊急狀態(tài),維護正常的工作秩序, ...[更多]

  • 應急救援預案管理和演練制度(十二篇)
  • 應急救援預案管理和演練制度(十二篇)84人關注

    第一章? 應急救援預案編制目的及范圍1、? 編制目的:是通過預先計劃和應急措施,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和資源,在事故發(fā)生后迅速控制其發(fā)展,保護現場職工和附近居民 ...[更多]

  • 編制應急救援預案制度(四篇)
  • 編制應急救援預案制度(四篇)79人關注

    一、編制目的2002年11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十一條明確規(guī)定生產經營單位要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第六十九條亦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