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黄色毛片,天天综合网色,日本三级韩国三级三级a级按摩,香港一级特黄高清免费,柳岩强行被揉胸的视频,欧美美女视频在线,林志玲吻戏视频

當前位置:總結大全 > 教學總結 > 高中總結

高中化學知識點的超全總結十篇

發(fā)布時間:2024-10-18 查看人數:76

高中化學知識點的超全總結

第一篇 高中化學知識點的超全總結 4300字

高中化學知識點的超全總結

一、基本概念與基本理論

1、原子的原子核一般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但氕的原子核中無中子。

2、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小于或等于2的一般是金屬原子;但氫、氦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分別為1、2,都不是金屬元素。

3、質子總數與核外電子總數相同的微粒一般是同種微粒;但ne與hf例外。

4、離子核外一般都有電子;但氫離子(h+)的核外沒有電子。

5、氣體單質一般是由雙原子組成的;但稀有氣體為單原子,臭氧為三原子組成。

6、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般是單質,是純凈物;但o2與o3,白磷與紅磷它們是混合物。

7、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一般是化合反應;但反應物僅一種參加,卻屬于化合反應。如:3o2=2o3,2no2=n2o4。

8、原子活潑性強,對應單質性質一般較活潑;但氮原子活潑,可氮氣很穩(wěn)定。

9、金屬氧化物一般是堿性氧化物;但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zno是兩性氧化物。

10、非金屬氧化物一般是酸性氧化物;但co、no不是酸性氧化物。

11、酸酐一般是非金屬氧化物;但hmno4的酸酐mn2o7是金屬氧化物。

12、酸酐一般是氧化物;但乙酸酐[(ch3co)2o]等例外。

13、溶于水成酸的氧化物一般是酸酐;但no2溶于水生成了硝酸,可硝酸的酸酐為n2o5。

14、一種酸酐對應的酸一般是一種酸;但p2o5既是偏磷酸(hpo3)的酸酐,又是磷酸(h3po4)的酸酐。

15、無氧酸一般都是非金屬元素的氫化物;但氫氰酸(hcn)例外。

16、酸的ldquo;元數rdquo;一般等于酸分子中的氫原子數;但亞磷酸(h3po3)不是三元酸而是二元酸,次磷酸(h3po2)不是三元酸而是一元酸,硼酸(h3bo3)不是三元酸而是一元酸等。

17、在某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該元素化合價越高,對應酸的氧化性一般越強;但次氯酸(hclo)的氧化性比髙氣酸(hclo4)的氧化性強。

18、具有金屬光澤并能導電的單質一般是金屬;但非金屬石墨有金屬光澤也能導電。

19、飽和溶液升髙溫度后一般變成不飽和溶液;但ca(oh)2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后仍然為飽和溶液。

20、混合物的沸點一般有一定范圍,而不是在某一溫度;但95、5%的酒精溶液其沸點固定在78、1℃

21、電解質電離時所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是酸;但水電離產生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可水既非酸也不是堿。

22、通常溶液濃度越大,密度一般也越大;但氨水、乙醇等溶液濃度越大密度反而減小。

23、蒸發(fā)溶劑,一般溶液的質量分數會增大;但加熱鹽酸、氨水時,其質量分數卻會降低。

24、加熱蒸發(fā)鹽溶液一般可得到該鹽的晶體;但加熱蒸發(fā)alcl3、fecl3溶液得到的固體主要為al2o3、fe2o3。

25、酸式鹽溶液一般顯酸性;但nahco3水解程度較大,其溶液呈堿性。

26、強酸一般制弱酸,弱酸一般不能制強酸;但h2s氣體通人cuso4溶液中,反應為:h2s+cuso4=cus+h2so4。

27、強氧化性酸(濃h2so4、濃hno3)mdash;般能氧化活潑金屬;但鐵、鋁在冷的濃h2so4或濃hno3中鈍化。

28、酸與酸一般不發(fā)生反應;但濃h2so4、h2so3能把h2s氧化:h2s+h2so4(濃)=so2+s|+2h2o,2h2s+h2so3=3s+3h2o。

29、堿與堿一般不發(fā)生反應;但兩性al(oh)3能與naoh反應,氨水能與cu(oh)2發(fā)生反應。

30、酸性氧化物一般不能與酸發(fā)生反應;但下列反應能發(fā)生:sio2+4hf=sif4個+2h2o,2h2s+so2=3s+2h2o。

31、酸與堿一般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但下列例外:3h2s+2fe(oh)3=2fes+s+6h2o,3fe(oh)2+10hno3=3fe(no3)3+no個+8h2o。

32、按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排在前面的金屬單質一般可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其鹽中置換出來;但na、k等先與水反應,后與鹽反應。

33、金屬與鹽溶液一般發(fā)生置換反應;但下列例外:2fecl3+fe=3fecl22fecl3+cu=2fecl2+cucl2

34、金屬與堿溶液一般不反應;但ai、zn均與naoh溶液反應。

35、鹽與鹽溶液反應一般生成兩種新鹽;但兩種鹽溶液間發(fā)生雙水解就例外。如硫化鈉溶液中滴加硫酸鋁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al2s3+6h2o=2al(oh)3+3h2s

36、鹽與堿反應一般生成新鹽和新堿;但下列例外:nahso4+naohmdash;na2so4+h2o,nahco3+naoh==na2co3+h2och3coona+naoh=na2co3+ch4

37、鹽與酸反應一般生成新鹽和新酸;但下列例外: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38、第va、via、via的非金屬元素氣態(tài)氫化物的水溶液一般呈酸性;但h2o呈中性,nh3的水溶液呈弱堿性。

39、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周期一般都是從金屬元素開始;但第一周期從非金屬氫元素開始。

40、原子的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一般越大;但ligt;al、mggt;ca、ragt;ba等例外。

41、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一般逐漸增大;但氬的相對原子質量大于鉀,碲大于碘等例外。

42、離子晶體中一般含有金屬元素;但nh4cl、nh4no3等無金屬元素。

43、離子晶體的熔點一般低于原子晶體;但mgo熔點(2800℃)髙于sio2熔點(1600℃。

44、物質中一般有陽離子就必有陰離子;但在金屬或合金中只有陽離子而沒有陰離子,其陰離子部分由自由電子所代替。

45、構成分子晶體的分子一般都有共價鍵;但稀有氣體的分子中沒有共價鍵,是單原子分子。

46、非金屬氧化物在固態(tài)時一般為分子晶體;但sio2為原子晶體。

47、單質分子一般是非極性分子;但o3是極性分子。

48、活潑金屬與活潑非金屬的化合物一般屬離子化合物;但al與cl2化合形成的alcl3屬共價化合物。

49、形成穩(wěn)定的分子需滿足8電子(或2電子)結構;但有些分子不滿足8電子結構卻能穩(wěn)定存在,如bf3

50、正四面體分子中的鍵角一般是109deg;28#39;;但白磷分子為正四面體結構,其鍵角為60deg;。

51、凡涉及到ldquo;反應rdquo;,一般就發(fā)生化學反應;但焰色反應卻屬于物理變化。

52、對反應前后體積改變的可逆反應,如2n2+3h2=2nh3,在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一定條件下達成化學平衡時,當其它條件不變時,增加壓強能使平衡向氣體體積減少的方向移動;但充人ldquo;惰性氣體rdquo;,密閉容器中的壓強增大,然而平衡并不發(fā)生移動。

二、元素及化合物

1、鹵素單質一般不與稀有氣體反應,但f2卻能與xe、kr等稀有氣體反應生成對應的氟化物,如krf2、xef2、xef4、xef6等。

2、常見的鹵素與水反應化學方程式一般為:x2+h2o=hx+hxo但f2與水反應化學方程式為:2f2+2h2o=4hf+o2

3、鹵素與強堿溶液反應化學方程式一般為:x2+2oh—=x—+xo—+h2o;但f2與強堿溶液反應時先與水反應,生成的hf再與堿反應。

4、agx有感光性,見光一般分解;但agf穩(wěn)定,見光也不分解。

5、agxmdash;般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hno3;但agf可溶于水。

6、cax2一般可溶于水;但caf2難溶于水。

7、鹵素在化合物中既可顯負價,又可顯正價;但氟元素在化合物中只能顯負價。

8、鹵素的無氧酸(氫鹵酸)一般是強酸;但氫氟酸是一種弱酸。

9、氫齒酸一般不與硅或二氧化硅反應;但氫氟酸能與硅或二氧化硅反應。

10、鹵素單質與鐵反應一般生成fex3;但i2單質與鐵反應生成物為fei2。

11、組成結構相似的物質的熔、沸點一般隨著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大而升髙;但nh3、h2o、hf的熔、沸點反常升髙。

12、堿金屬單質的密度從上到下一般增大;但鉀的密度卻反而比鈉小。

13、堿金屬與足量氧氣反應,一般都能生成過氧化物或超氧化物;但li與o2反應時,只能生成li2。

14、制取活潑金屬(如k、ca、na等)時,一般是電解其熔融鹽;但鋁卻是將al2o3熔化在冰晶石中進行電解。

15、金屬硫化物中,硫元素的化合價一般為—2價;但fes2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

16、碳族元素的主要化合價一般呈+2、+4價;但硅卻只有+4價。

17、po43—離子的.鑒定,一般可用試劑agno3溶液,產生黃色沉淀,再加稀hno3溶液沉淀消失的方法進行;但磷酸中的po43—離子不能用上述方法鑒定。

18、非金屬單質一般不導電;但石墨、碲卻能導電。

19、金屬在常溫下一般為固體;但hg卻是液體。

20、非金屬單質常溫下一般為固態(tài);但溴為液態(tài)。

21、非金屬單質與強堿溶液反應一般不生成氫氣;但硅卻不然。

22、鋇鹽(如baco3、bacl2等)一般都是極毒的;但baso4卻無毒,因其不溶于水也不溶于胃酸而作鋇餐。

23、銅鹽溶液一般為藍色;但氣化銅濃溶液常為綠色。

24、酸式鹽一般可溶于水;但磷酸一氫鹽除鉀、鈉、銨鹽外,幾乎都不溶于水。

25、氫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顯+1價;但在金屬氫化物中顯—1價,如nah、cah2。

三、有機化學

1、有機物一般含有碳、氫元素;但ccl4組成中不含氫。

2、有機物一般易燃;但四氯化碳、聚四氟乙烯卻不能燃燒。

3、鹵代烴水解得到的有機產物一般是醇類;但氣苯水解得到苯酚。

4、鹵代烴一般為液態(tài),不溶于水;但一元氣代烷通常為氣體。

5、醇類催化氧化一般生成醛(或酮),繼續(xù)氧化生成酸;但r3coh不能催化氧化成醛或酸。

6、能稱ldquo;某酸rdquo;的化合物一般是酸類;但苯酚俗稱石炭酸,并不屬于酸類,而是酚類。

7、分子組成相差一個或幾個ldquo;—ch2—rdquo;原子團的物質一般是同系物,但苯甲醇與苯酚、乙烯與環(huán)丙烷等均相差ldquo;一并不是同系物。

8、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一般是醛類;但葡萄糖、甲酸和甲酸某酯等都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9、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分子中一般含有醛基;但果糖分子中不含醛基,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10、酸與醇間的反應一般屬酯化反應;但乙醇與氫溴酸混合加熱生成溴乙烷不是酯化反應。

11、酯化反應一般發(fā)生在酸與醇之間;但纖維素與濃hno3也能發(fā)生酯化反應。

12、酯一般通過酸與醇發(fā)生酯化反應原理制得;但乙酸苯酯是由乙酸酐(ch3co)2o或乙酰氣ch3coc1與苯酚發(fā)生取代反應而得到。

13、有機物中的油一般是指由髙級脂肪酸與甘油所生成的酯;但汽油、柴油、煤油等是各種烷烴、環(huán)烷烴、芳香烴等組成的復雜混合物。

14、蠟的主要成分一般是指髙級脂肪酸與髙級脂肪醇所形成的酯;但石蠟是高級烷烴(含c20~c30)的混合物。

15、同分異構體一般能用同一化學式表示;但表示的并不都是同分異構體,如淀粉與纖維素。

16、絲和毛一般是指蠶絲和動物的毛發(fā),其成分都是蛋白質;但人造絲的成分是纖維素,人造毛則是合成纖維(聚丙烯腈)。

17、玻璃一般是指硅酸鹽;但有機玻璃成分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四、化學實驗

1、精密測量儀器刻度一般不是在上(如滴定管)就是在下(如量筒);但溫度計的刻度在中間偏下。

2、啟普發(fā)生器適宜于塊狀固體、液體、不加熱制取氣體(如h2、h2s、co2等);但制c2h2不能用啟普發(fā)生器。

3、制取cl2、hcl、no等氣體時,一般采用固mdash;固、固一液、液一液發(fā)生裝置制取;但制溴和硝酸時,應采用曲頸甑。

4、固體的切割一般應放在桌面上進行;但白磷的切割要在水中進行。

5、試劑瓶中藥品取出后,一般不允許放回試劑瓶;但取用剩余的鉀、鈉、白磷等應放回原瓶。

6、實驗過程中的各種廢液及廢物均應放人指定的廢液缸或集中處理;但實驗中不小心灑落的汞盡可能收集起來或撒上硫粉,消除其毒性。

7、膠頭滴管一般不能伸入試管中接觸試管或有關容器內壁;但制fe(0h)2白色沉淀時,滴管伸入試管內。

8、用水吸收易溶于水的氣體時,應將導管靠近液面或接一倒扣漏斗,難溶氣態(tài)物質的吸收,可把將導管插人水中;但在制乙酸乙酯時,導管在靠近飽和na2co3溶液的液面,而不能插人其中。

7、在電化腐蝕時,活動性較強的金屬一般先腐蝕;但鋁鐵合金,因鋁表面有氧化膜的保護作用而鐵先腐蝕。

8、中性干燥劑一般都可以用來干燥酸性、堿性、中性等各種氣體;但干燥氨氣不能選用無水cacl2。

第二篇 高中化學教師下學期工作總結 1400字

高中化學教師下學期工作總結

本學期,我擔任了高一(x)、(x)班的化學科教學,一學期來,我按照教學計劃,以及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已經如期、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高一化學必修1模塊的教學?,F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

一、認真?zhèn)湔n,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

今年新課標人教版教材的編排有了大的改革,比以前要系統,但知識點間的聯系較差,因此我在備課時,參考和分析了很多有關資料,盡量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方式,認真寫好教學綱要,盡量使知識點的教學有條理性,學生較易學和理解。同時課后及時對剛上完的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后記,記錄自己的不足和收獲,從而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方式進行改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二、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實驗水平。

在教學中,我根據本校的實驗設備條件,把一些演示實驗改為邊講邊做的實驗或學生實驗,或調換一些實驗,或適當做一些選做實驗。同時鼓勵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做一些家庭小實驗,以進一步激勵他們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探究精神。還嚴格要求學生,指導他們逐步達到能正確地進行實驗操作,并得出正確的結論,加強學生的實驗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實驗水平。

三、虛心請教其他老師,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對于新課材,經驗不足,在教學中難免會遇到不少問題,比如說在教學的設計、教學方法和方式,教學難度控制等方面。為了更好地進行教學,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時,我積極征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同科組老師的課,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克服自己的不足,也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從而改進自己的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水平。

四、認真批改作業(yè),及時進行針對性評價。

作業(yè)是一種很好的信息反饋方式,從作業(yè)中能夠發(fā)現學生存在的一些問題,布置作業(yè)要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為了做到這點,我對我校所使用的輔助資料進行篩選,選編習題,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能起到較好的效果。在批改學生的作業(yè)時我認真分析并記錄了學生的作業(yè)情況,將他們在作業(yè)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針對性的評講,并及時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做到有的放矢。

五、根據學生實際,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大部分同學上課還是很認真,學習勁頭也較濃,只是個別班后進生面太大了,后進生基礎太差,考試成績也就差,有些學起來就沒信心,更不想去學。針對這種情況,通過找他們個別談話和分析他們的作業(yè)、試卷了解原因,對于對化學不感興趣的,我就用一些實際例子跟他們說說學習化學的重要性,或聊一些有趣的化學故事,提高他們的興趣;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并認真細致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同時,后進生一有進步,即使很小,我也在作業(yè)或練習或在課堂上及時地表揚他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絕大部分的同學都養(yǎng)成了較好的學習習慣,取得了較大的進步!

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我的體會是要想教好書,尤其是要上好新課標的課,得不斷的充電和不斷的學習,盡快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提高優(yōu)化處理教材的能力、進行資源優(yōu)化整合的能力以及進行良好課堂教學設計的能力。在教學中,平時多閱讀一些不錯的化學雜志,如《中學化學教與學》、《化學教育》等,學習其他化學同行的先進經驗和進行教學交流;同時認真進行教學總結,寫好教學后記,并及時整理有關資料,積極撰寫教學論文,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第三篇 高中化學離子共存知識點總結 1000字

1.由于發(fā)生復分解反應,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氣體產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揮發(fā)的弱酸的酸根與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與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 Zn2+、Cu2+、Fe3+等不能與OH-大量共存;Pb2+與Cl-,Fe2+與S2-、Ca2+與PO43-、Ag+與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電解質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 C17H35COO-、 等與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與OH-大量共存;NH4+與OH-不能大量共 存。

(4)一些容易發(fā)生水解的離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條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須在堿性條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 Fe3+、Al3+等必須在酸性條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這兩類離子不能同時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離子間能發(fā)生“雙水解”反應。如 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較強還原性的離子不能與具有較強氧化性的離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堿性的介質中由于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與S2-、HS-、SO32-、 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堿性條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條件下則由于發(fā)生 2S2-+SO32-+6H+=3S↓+3H2O反應不能共在。H+與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陽離子跟能水解的陰離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雙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與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發(fā)生絡合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2+、Fe3+與SCN-不能大量共存;Fe3+與 不能大量共存。

5、審題時應注意題中給出的附加條件。

①酸性溶液(H+)、堿性溶液(OH-)、能在加入鋁粉后放出可燃氣體的溶液、由水電離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離子MnO4-,Fe3+,Fe2+,Cu2+,Fe(SCN)2+。 ③MnO4-,NO3-等在酸性條件下具有強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條件下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S2O32-+2H+=S↓+SO2↑+H2O

⑤注意題目要求“大量共存”還是“不能大量共存”。

6、審題時還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溶液的酸性對離子間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影響。如:Fe2+與NO3-能共存,但在強酸性條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與Cl-在強酸性條件下也不能共存;S2-與SO32-在鈉、鉀鹽時可共存,但在酸性條件下則不能共存。

(2)酸式鹽的含氫弱酸根離子不能與強堿(OH-)、強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遇堿時進一步電離);HCO3-+H+=CO2↑+H2O

第四篇 高中有機化學基礎知識總結 2150字

高中有機化學的基礎知識是什么

1.需水浴加熱的反應有:

(1)、銀鏡反應(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樹脂的制?。?)固體溶解度的測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條件下反應,均可用水浴加熱,其優(yōu)點:溫度變化平穩(wěn),不會大起大落,有利于反應的進行。

2.需用溫度計的實驗有:

(1)、實驗室制乙烯(170℃)(2)、蒸餾(3)、固體溶解度的測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5)、中和熱的測定

(6)制硝基苯(50-60℃)

〔說明〕:(1)凡需要準確控制溫度者均需用溫度計。(2)注意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

3.能與na反應的有機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羥基的化合物。

4.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物質有:

醛、甲酸、甲酸鹽、甲酸酯、葡萄糖、麥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質。

5.能使高錳酸鉀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質有:

(1)含有碳碳雙鍵、碳碳叁鍵的烴和烴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高考蝶變圖_17.jpg

最適合高考學生的書,淘寶搜索《高考蝶變》

(2)含有羥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類物質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還原性的無機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質有:

(1)含有碳碳雙鍵和碳碳叁鍵的烴和烴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類物質(取代)

(3)含醛基物質(氧化)

(4)堿性物質(如naoh、na2co3)(氧化還原――歧化反應)

(5)較強的無機還原劑(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機溶劑(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屬于萃取,使水層褪色而有機層呈橙紅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體有機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體有機物有:烴、大多數酯、一氯烷烴。

9.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的物質有

鹵代烴、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質(肽)、鹽。

10.不溶于水的有機物有:

烴、鹵代烴、酯、淀粉、纖維素

11.常溫下為氣體的有機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數小于或等于4的烴(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濃硫酸、加熱條件下發(fā)生的反應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脫水反應、酯化反應、纖維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質有:

含有碳碳雙鍵或碳碳叁鍵的不飽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

大多數有機物都可以燃燒,燃燒都是被氧氣氧化。

14.顯酸性的有機物有:含有酚羥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質變性的物質有:強酸、強堿、重金屬鹽、甲醛、苯酚、強氧化劑、濃的酒精、雙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既能與酸又能與堿反應的有機物:具有酸、堿雙官能團的有機物(氨基酸、蛋白質等)

17.能與naoh溶液發(fā)生反應的有機物:

(1)酚:

(2)羧酸:

(3)鹵代烴(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熱反應慢,加熱反應快)

(5)蛋白質(水解)

18、有明顯顏色變化的有機反應:

(1)苯酚與三氯化鐵溶液反應呈紫色;

(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

(3)溴水的褪色;

(4)淀粉遇碘單質變藍色。

(5)蛋白質遇濃硝酸呈黃色顏色反應

有機化學的學習方法

一、分類歸納推導物質的通式和通性

有機物種類繁多,在學習的過程中依據每類有機物的結構,性質以及結構與性質間的關系,分類歸納每類有機物的通式和通性。如在《烴的衍生物》一章中,知識是以官能團為主線展開的,所以在學習衍生物時,要首先抓住官能團的結構特點去推斷衍生物的特性,再由性質進一步驗證其結構,充分認識結構決定性質的辨證關系。

二、運用分子結構模型,提高空間想象能力

為了更加形象地理解有機物分子中各原子在空間的排列情況。利用第二課堂時間到實驗室自己動手組合ch4、ch2=ch2、ch3ch=ch2、ch3ch2oh等分子模型,以提高自己的空間想象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等。

三、掌握性質注重應用

1、聯系結構,記清性質

如:乙醇的結構式為:

(虛線a、b、c、d代表易斷裂的鍵)

它的性質與相應易斷裂的鍵的關系為:

(1)跟活潑金屬,跟羧酸酯化斷裂a處的鍵。

(2)跟氫酸(hx)反應,斷裂b處的鍵。

(3)氧化為醛,斷裂a、c處的鍵。

(4)分子內脫水(消去反應)生成烯烴,斷裂b、d處的鍵。

(5)分子間脫水(取代反應)生成醚,一分子斷裂a處的鍵。另一分子斷裂b處的鍵。

2、對比種類,記準性質

如:含有羥基的有機物及羥基相應性質如下:

(1)醇(如ch3ch2oh):能跟na等活潑金屬反應,不能跟naoh、nahco3反應。

(2)酚(如):能跟na、naoh、na2co3等反應,不能跟nahco3等反應。

(3)羧酸(如ch3cooh):能跟na、naoh、na2co3、nahco3等反應。

通過以上性質,可以說明:酸性:ch3cooh>h2co3>>>ch3ch2oh

提高有機化學成績的方法

1、先學好烴這章,才有可能學會烴的衍生物。如果你現在是六十分,說明你要先補烴這章。

2、你可能缺乏背誦,化學就是理解加記憶。請不要吃驚,就是這樣。你應該已經學完烴了,在學衍生物,但別急,先從烴開始。那你先把各官能團的性質記一下,化學反應就沒問題了。然后把鑒別各物質的方法(就哪幾種)搞清,但別弄混。把幾種反應類型弄明白。

3、各種反應其實都是各官能團的反應,所以官能團的性質要了然于心,才行。

4、以上做完了,再用同樣的方法學衍生物就會覺得,跟烴比,它是個*。很容易記。

5、最后一步,就是融匯貫通,舉一反三,只要腦袋好使,做題到位,有機是沒問題的。

最后奉勸一句,有機是高中比較簡單的部分,有機是用來抓分的,每年高考必有一道有機的推斷大題,一定要重視,趕緊補上了。

第五篇 高中化學的知識點歸納與總結 450字

高中化學的知識點歸納與總結

1.鐵:鐵粉是黑色的;一整塊的'固體鐵是銀白色的。

2.fe2+——淺綠色

3.fe3o4——黑色晶體

4.fe(oh)2——白色沉淀

5.fe3+——黃色

6.fe(oh)3——紅褐色沉淀

7.fe(scn)3——血紅色溶液

8.feo——黑色的粉末

9.fe2o3——紅棕色粉末

10.銅:單質是紫紅色

11.cu2+——藍色

12.cuo——黑色

13.cu2o——紅色

14.cuso4(無水)—白色

15.cuso4·5h2o——藍色

16.cu(oh)2——藍色

17.fes——黑色固體

18.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mg(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19.al(oh)3白色絮狀沉淀

20.h4sio4(原硅酸)白色膠狀沉淀

21.cl2、氯水——黃綠色

22.f2——淡黃綠色氣體

23.br2——深紅棕色液體

24.i2——紫黑色固體

25.hf、hcl、hbr、hi均為無色氣體,在空氣中均形成白霧

26.ccl4——無色的液體,密度大于水,與水不互溶

27.na2o2—淡黃色固體

28.s—黃色固體

29.agbr—淺黃色沉淀

30.agi—黃色沉淀

31.so2—無色,有剌激性氣味、有毒的氣體

32.so3—無色固體(沸點44.8度)

33.品紅溶液——紅色

34.氫氟酸:hf——腐蝕玻璃

35.n2o4、no——無色氣體

36.no2——紅棕色氣體

37.nh3——無色、有剌激性氣味氣體

38.kmno4——紫色

39.mno4--——紫色

第六篇 高中化學基礎知識點總結 1200字

高中化學基礎知識點總結

一、位置與結構

1、li是周期序數等于族序數2倍的元素。

2、s是最高正價等于最低負價絕對值3倍的元素。

3、be、mg是最外層電子數與最內層電子數相等的元素;li、na是最外層電子數是最內層電子數的1/2的元素;3倍的是c、si;3倍的是o、s;4倍的是ne、ar。

4、be、ar是次外層電子數等于最外層電子數的元素;mg是次外層電子數等于最外層電子數4倍的元素;na是次外層電子數等于最外層電子數8倍的元素。

5、h、he、al是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與核外電子層數相等。

6、he、ne各電子層上的電子數都滿足2n2的元素。

7、h、he、al是族序數與周期數相同的元素。

8、mg是原子的最外層上的電子數等于電子總數的1/6的元素;1/3的是li、p;1/2的有be;相等的是h、he。

9、c、s是族序數是周期數2倍的元素。

10、o是族序數是周期數3倍的元素。

11、c、si是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代數和為零的短周期元素。

12、o、f是最高正價不等于族序數的元素。

二、含量與物理性質

1、o是地殼中質量分數最大的元素,si次之,al是地殼中質量分數最大的金屬元素。

2、h是最輕的非金屬元素;li是最輕的金屬元素。

3、na是焰色反應為黃色的元素;k是焰色反應為紫色(透過藍色的鈷玻璃觀察)的元素。

4、si是人工制得純度最高的元素;c是天然物質中硬度最大的元素。

5、n是氣態(tài)氫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o是氫化物沸點最高的.非金屬元素。

6、常溫下,f、cl是單質具有有色氣體的元素。

7、c是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最高價氧化物的含量增加會導致“溫室效應”的元素。

8、cl是單質最易液化的氣體、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強的元素。

三、化學性質與用途

1、f是單質與水反應最劇烈的非金屬元素。

2、n是氣態(tài)氫化物與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能起化合反應的元素。

3、s是氣態(tài)氫化物與其低價氧化物能反應生成該元素的元素。

4、p是在空氣中能自燃的元素。

5、f是氣態(tài)氫化物的水溶液可以雕刻玻璃的元素。

6、o是有兩種同素異形體對人類生存最為重要的元素。

7、mg是既能在co2中燃燒,又能在n2中燃燒的金屬單質。

8、li、na、f的單質在常溫下與水反應放出氣體的短周期元素。

四、10電子微粒組

1、原子ne

2、分子ch4、nh3、h2o、hf

3、陽離子na+、mg2+、al3+、nh4+、h3o+,ch5+

4、陰離子n3—、o2—、f—、oh—、nh2—

五、18電子微粒組

1、原子ar

2、分子sih4、ph3、h2s、hcl、f2

3、陽離子k+、ca2+、ph4+

4、陰離子p3—、s2—、hs—、cl—、o22—

5、特殊情況:f2、h2o2、n2h4,c2h6、ch3oh、ch3f

六、同族的上下周期元素原子序數之間的關系

1、二、三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數之差為8。

2、三、四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數之差為8或18,ⅰa、ⅱa為8,其他族為18。

3、四、五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數之差為18。

4、五、六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數之差為18或32。

5、六、七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數之差為32。

七.特征現象

1.焰色反應:na+(黃色)、k+(紫色)

2.淺黃色固體:s或na2o2或agbr或fes2

3.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so2(加熱后又恢復紅色)、cl2(加熱后不恢復紅色)

4.有色溶液:fe2+(淺綠色)、fe3+(黃色)、cu2+(藍色)、mno4-(紫色)

有色固體:紅色(cu、cu2o、fe2o3)、紅褐色[fee(oh)3]

第七篇 高中化學教師年終工作總結 1450字

本學期,我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向老教師請教,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希望能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不足,總結檢驗教訓,繼往開來,以促進教訓工作更上一層樓。

一、認真?zhèn)湔n,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并制作各種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后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后記,并認真按搜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二、增強教學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三、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jié)的學習上都積極征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征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

四、認真批改作業(yè):布置作業(yè)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為了做到這點,我常常到各大書店去搜集資料,對各種輔助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yè)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yè)情況,將他們在作業(yè)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課后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后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后進生的輔導,并不限于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后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fā)興趣。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并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這樣,后進生的轉化,就由原來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求知上來。使學習成為他們自我意識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并認真細致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后進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識斷層,這些都是后進生轉化過程中的拌腳石,在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時,要特別注意給他們補課,把他們以前學習的知識斷層補充完整,這樣,他們就會學得輕松,進步也快,興趣和求知欲也會隨之增加。

六、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目前的考試模式仍然比較傳統,這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模式要停留在應試教育的層次上,為此,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把傳受知識、技能和發(fā)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fā)展和培養(yǎng)。

七、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存在的不足是,學生的知識結構還不是很完整,學生的知識系統還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這些都有待以后改進。

第八篇 高中化學教師學期個人工作總結 1250字

高中化學教師學期個人工作總結

本學年,我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希望能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不足,總結經驗教訓,繼往開來,以促進教師工作更上一層樓。

一、認真?zhèn)湔n

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

二、增強教學技能

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三、認真批改作業(yè)

布置作業(yè)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為了做到這點,我常常到各大書店去搜集資料,對各種輔助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yè)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yè)情況,將他們在作業(yè)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課后輔導工作

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后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后進生的輔導,并不限于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后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fā)興趣。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并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

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這樣,后進生的轉化,就由原來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求知上來。使學習成為他們自我意識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

并認真細致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后進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識斷層,這些都是后進生轉化過程中的拌腳石,在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時,要特別注意給他們補課,把他們以前學習的知識斷層補充完整,這樣,他們就會學得輕松,進步也快,興趣和求知欲也會隨之增加。

五、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目前的考試模式仍然比較傳統,這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模式要停留在應試教育的層次上,為此,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把傳受知識、技能和發(fā)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fā)展和培養(yǎng)。

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但存在的不足是,學生的知識結構還不是很完整,學生的知識系統還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這些都有待以后改進。

第九篇 高中化學實驗總結 1400字

高中化學實驗總結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教學改革中,我們一直強調實驗教學的重要意義,增加實驗教學,化學教學論文: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現狀的思考與對策。然而,就整體而言,實驗教學仍然是十分薄弱的環(huán)節(jié),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師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驗的思想。由于受“應試”思想的影響,出現了“做實驗不如講實驗,講實驗不如背實驗”的傾向。

2.中學化學實驗教學開展受到各學校設備、儀器、藥品、教材、課時的限制。有的教師甚至認為學生不會動手做實驗不要緊,只要會動筆答實驗題就行。

3.部分中學教師的專業(yè)化程度不高,實驗教學素質及實驗技能不夠,不能適應實驗教學的要求。

4.中學化學實驗教學受到學科本身的限制。由于許多化學實驗本身存在一定的危險性、腐蝕性、毒害性,所以教師們更愿意用多媒體代替實驗教學,甚至于以講代做。

5.實驗會考(考查)缺乏有效監(jiān)督、流于形式。

二、對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思考及改進措施

從這些制約因素出發(fā),為了使實驗教學能充分發(fā)揮其在化學教學中的特殊作用。針對實驗教學現狀提出幾點建議:

第一、加強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學校應添加必備的儀器和藥品、逐步完善設備,保證化學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進一步優(yōu)化實驗教學。

第二、改變傳統觀念、促進實驗教學改革。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改變重課本理論而輕實驗教學的現象、把實驗教學作為整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能力。

第三、建立健全對理科教師的評價機制,建議把理化生教師的實驗教學完成情況作為年終考核成績參考依據之一。

第四、積極改進、使用微型實驗、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例如做na2o2與co2的反應實驗。實驗時,取一干凈的干燥管,兩端放入少量疏松的玻璃棉,中間放置干燥劑無水cacl2,把干燥管的細口對準蘸有na2o2的'脫脂棉,用嘴吹干燥管的另一端,脫脂棉很快就會燃燒。本實驗操作簡單,現象明顯,沒有任何污染,還可以省略制取co2氣體的操作,并節(jié)約了藥品。

第五、運用多媒體課件、避免嚴重危害師生身體健康的實驗。例如,苯與液溴在鐵粉作催化劑的條件下發(fā)生取代反應,由于液溴取用過程中會有溴蒸汽揮發(fā)出來,可采用錄像技術進行演示,同時對操作注意點進行局部放大,而且避免了液溴毒性的侵害。

第六、強化高中理化生實驗考查監(jiān)督機制、對于實驗操作水平不達標的學生、必須組織重考或者參加下一屆考查、徹底杜絕某些學生不喜歡做實驗的壞習慣。

第七、應配備足夠實驗員,并根據各學校的實際情況給予一定的福利待遇。實驗員應該是一種復合型人才,他不僅懂儀器的性能、還要懂得學科專業(yè)基礎知識。充足的化學實驗員是化學教師做好化學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的關鍵。

第八、不定期地開放實驗室,積極開展第二課堂,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動手機會,提高實踐操作能力。鼓勵學生主動做課外實驗、掌握各種實驗手段,把各門課程的學習融會貫通起來。

第九、根據本地區(qū)的情況組織相應實驗技能、小制作大賽,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手能力,促進教師和學生對實驗教學的興趣,促進實驗教學的開展。

總之,從化學教學的角度看,化學實驗是化學教育的基礎。取消了化學實驗,也就扼殺了化學教育;化學實驗教學的運作,不僅發(fā)展智力更是培養(yǎng)能力,學生科學世界觀、及良好學風的形成,更是與化學實驗教學緊密相關。

第十篇 高中化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4250字

第一章

1——原子半徑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氣體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的遞增而減??;

(2)同一族的元素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增多,原子半徑增大。

2——元素化合價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從左到右,元素最高正價由堿金屬+1遞增到+7,非金屬元素負價由碳族-4遞增到-1(氟無正價,氧無+6價,除外);第一章 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

1. 原子結構:如: 的質子數與質量數,中子數,電子數之間的關系

2.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a. 周期序數=電子層數

b. 原子序數=質子數

c. 主族序數=最外層電子數=元素的最高正價數

d. 主族非金屬元素的負化合價數=8-主族序數

e. 周期表結構

(2)元素周期律(重點)

a. 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強弱的比較(難點)

a. 單質與水或酸反應置換氫的難易或與氫化合的難易及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

b. 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堿性或酸性強弱

c. 單質的還原性或氧化性的強弱

(注意:單質與相應離子的性質的變化規(guī)律相反)

b. 元素性質隨周期和族的變化規(guī)律

a. 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金屬性逐漸變弱

b. 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c. 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元素的金屬性逐漸增強

d. 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漸減弱

c. 第三周期元素的變化規(guī)律和堿金屬族和鹵族元素的變化規(guī)律(包括物理、化學性質)

d. 微粒半徑大小的比較規(guī)律:

a. 原子與原子 b. 原子與其離子 c. 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

(3)元素周期律的應用(重難點)

a. “位,構,性”三者之間的關系

a. 原子結構決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 原子結構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

c. 以位置推測原子結構和元素性質

b. 預測新元素及其性質

3. 化學鍵(重點)

(1)離子鍵:

a. 相關概念:

b. 離子化合物:大多數鹽、強堿、典型金屬氧化物

c. 離子化合物形成過程的電子式的表示(難點)

(ab, a2b,ab2, naoh,na2o2,nh4cl,o22-,nh4+)

(2)共價鍵:

a. 相關概念:

b. 共價化合物:只有非金屬的化合物(除了銨鹽)

c. 共價化合物形成過程的電子式的表示(難點)

(nh3,ch4,co2,hclo,h2o2)

d 極性鍵與非極性鍵

(3)化學鍵的概念和化學反應的本質:

第二章

1. 化學能與熱能

(1)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

(2)化學反應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決定因素: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

a. 吸熱反應: 反應物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b. 放熱反應: 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3)化學反應的一大特征:化學反應的過程中總是伴隨著能量變化,通常表現為熱量變化

練習:

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產生藍色火焰,在反應中,破壞1molh-h(huán)鍵消耗的能量為q1kj,破壞1molo = o鍵消耗的能量為q2kj,形成1molh-o鍵釋放的能量為q3kj。下列關系式中正確的是( b )

a.2q1+q2>4q3 b.2q1+q2<4q3

c.q1+q2

(4)常見的放熱反應:

a. 所有燃燒反應; b. 中和反應; c. 大多數化合反應; d. 活潑金屬跟水或酸反應;

e. 物質的緩慢氧化

(5)常見的吸熱反應:

a. 大多數分解反應;

氯化銨與八水合氫氧化鋇的反應。

(6)中和熱:(重點)

a. 概念:稀的強酸與強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 h2o(液態(tài))時所釋放的熱量。

2. 化學能與電能

(1)原電池(重點)

a. 概念:

b. 工作原理:

a. 負極:失電子(化合價升高),發(fā)生氧化反應

b. 正極:得電子(化合價降低),發(fā)生還原反應

c. 原電池的構成條件 :

關鍵是能自發(fā)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能形成原電池

a. 有兩種活潑性不同的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導體作電極

b. 電極均插入同一電解質溶液

c. 兩電極相連(直接或間接)形成閉合回路

d. 原電池正、負極的判斷:

a. 負極:電子流出的電極(較活潑的金屬),金屬化合價升高

b. 正極:電子流入的電極(較不活潑的金屬、石墨等):元素化合價降低

e. 金屬活潑性的判斷:

a. 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b. 原電池的負極(電子流出的電極,質量減少的電極)的金屬更活潑;

c. 原電池的正極(電子流入的電極,質量不變或增加的電極,冒氣泡的電極)為較不活潑金屬

f. 原電池的電極反應:(難點)

a. 負極反應:x-ne=xn-

b. 正極反應:溶液中的陽離子得電子的還原反應

(2)原電池的設計:(難點)

根據電池反應設計原電池:(三部分+導線)

a. 負極為失電子的金屬(即化合價升高的物質)

b. 正極為比負極不活潑的金屬或石墨

c. 電解質溶液含有反應中得電子的陽離子(即化合價降低的物質)

(3)金屬的電化學腐蝕

a. 不純的金屬(或合金)在電解質溶液中的腐蝕,關鍵形成了原電池,加速了金屬腐蝕

b. 金屬腐蝕的防護:

a. 改變金屬內部組成結構,可以增強金屬耐腐蝕的能力。如:不銹鋼。

b. 在金屬表面覆蓋一層保護層,以斷絕金屬與外界物質接觸,達到耐腐蝕的效果。(油脂、油漆、搪瓷、塑料、電鍍金屬、氧化成致密的氧化膜)

c. 電化學保護法:

犧牲活潑金屬保護法,外加電流保護法

(4)發(fā)展中的化學電源

a. 干電池(鋅錳電池)

a. 負極:zn -2e - = zn 2+

b. 參與正極反應的是mno2和nh4+

b. 充電電池

a. 鉛蓄電池:

鉛蓄電池充電和放電的總化學方程式

放電時電極反應:

負極:pb + so42--2e-=pbso4

正極:pbo2 + 4h+ + so42- + 2e-= pbso4 + 2h2o

b. 氫氧燃料電池:它是一種高效、不污染環(huán)境的發(fā)電裝置。它的電極材料一般為活性電極,具有很強的催化活性,如鉑電極,活性炭電極等。

總反應:2h2 + o2=2h2o

電極反應為(電解質溶液為koh溶液)

負極:2h2 + 4oh- - 4e- → 4h2o

正極:o2 + 2h2o + 4e- → 4oh-

3. 化學反應速率與限度

(1)化學反應速率

a. 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

b. 計算(重點)

a. 簡單計算

b. 已知物質的量n的變化或者質量m的變化,轉化成物質的量濃度c的變化后再求反應速率v

c. 化學反應速率之比 =化學計量數之比,據此計算:

已知反應方程和某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求另一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

已知反應中各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之比或△c之比,求反應方程。

d. 比較不同條件下同一反應的反應速率

關鍵:找同一參照物,比較同一物質表示的速率(即把其他的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轉化成同一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

(2)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重點)

a. 決定化學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反應物自身的性質(內因)

b. 外因:

a. 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b. 升高溫度(任何反應,無論吸熱還是放熱),加快反應速率

c. 催化劑一般加快反應速率

d. 有氣體參加的反應,增大壓強,反應速率加快

e. 固體表面積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f. 光、反應物的狀態(tài)、溶劑等

(3)化學反應的限度

a. 可逆反應的概念和特點

b. 絕大多數化學反應都有可逆性,只是不同的化學反應的限度不同;相同的化學反應,不同的條件下其限度也可能不同

a. 化學反應限度的概念:

一定條件下, 當一個可逆反應進行到正反應和逆反應的速率相等,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不再改變,達到表面上靜止的一種“平衡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稱為化學平衡狀態(tài),簡稱化學平衡,這就是可逆反應所能達到的限度。

b. 化學平衡的曲線:

c. 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

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濃度保持不變

正反應速率=逆反應速率

消耗a的速率=生成a的速率

d. 怎樣判斷一個反應是否達到平衡:

(1)正反應速率與逆反應速率相等; (2)反應物與生成物濃度不再改變;

(3)混合體系中各組分的質量分數 不再發(fā)生變化;

(4)條件變,反應所能達到的限度發(fā)生變化。

化學平衡的特點:逆、等、動、定、變、同。

典型例題

例1. 在密閉容器中充入so2和18o2,在一定條件下開始反應,在達到平衡時,18o存在于( d )

a. 只存在于氧氣中

b. 只存在于o2和so3中

c. 只存在于so2和so3中

d. so2、so3、o2中都有可能存在

例2. 下列各項中,可以說明2hi h2+i2(g)已經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bde )

a. 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 h2的同時生成n mol hi

b. 一個h—h鍵斷裂的同時,有2個h—i鍵斷裂

c. 溫度和體積一定時,容器內壓強不再變化

d. 溫度和體積一定時,某一生成物濃度不再變化

e. 溫度和體積一定時,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變化

f. 條件一定,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化

化學平衡移動原因:v正≠ v逆

v正> v逆 正向 v正.< v逆 逆向

濃度: 其他條件不變, 增大反應物濃度或減小生成物濃度, 正向移動 反之

壓強: 其他條件不變,對于反應前后氣體,總體積發(fā)生變化的反應,增大壓強,平衡向氣體體積縮小的方向移動, 反之…

溫度: 其他條件不變,溫度升高,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 反之…

催化劑: 縮短到達平衡的時間,但平衡的移動無影響

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變影響化學平衡的一個條件,平衡將向著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發(fā)生移動。

第三章

(一)甲烷

一、甲烷的元素組成與分子結構

ch4 正四面體

二、甲烷的物理性質

三、甲烷的化學性質

1、甲烷的氧化反應

實驗現象: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甲烷的取代反應

甲烷與氯氣在光照下發(fā)生取代反應,甲烷分子里的四個氫原子逐步被氯原子取代反應能生成一系列甲烷的氯取代物和氯化氫。

有機化合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團)被另一種原子(或原子團)所替代的反應,叫做取代反應。

3、甲烷受熱分

(二)烷烴

烷烴的概念: 叫做飽和鏈烴,或稱烷烴。

1、 烷烴的通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 烷烴物理性質:

(1) 狀態(tài):一般情況下,1—4個碳原子烷烴為___________,

5—16個碳原子為__________,16個碳原子以上為_____________。

(2) 溶解性:烷烴________溶于水,_________溶(填“易”、“難”)于有機溶劑。

(3) 熔沸點:隨著碳原子數的遞增,熔沸點逐漸_____________。

(4) 密度:隨著碳原子數的遞增,密度逐漸___________。

3、 烷烴的化學性質

(1)一般比較穩(wěn)定,在通常情況下跟酸、堿和高錳酸鉀等都______反應。

(2)取代反應:在光照條件下能跟鹵素發(fā)生取代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反應:在點燃條件下,烷烴能燃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同系物

同系物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掌握概念的三個關鍵:(1)通式相同;(2)結構相似;(3)組成上相差n個(n≥1)

ch2原子團。

例1、 下列化合物互為同系物的是:d

a 、 和 b、c2h6和c4h10

h br ch3

c、br—c—br和br—c—h d、ch3ch2ch3和ch3—ch—ch3

h h

(四)同分異構現象和同分異構物體

1、 同分異構現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________,但具有不同_________的現象。

2、 同分異構體:化合物具有相同的_________,不同________的物質互稱為同分異構體。

3、 同分異構體的特點:________相同,________不同,性質也不相同。

〔知識拓展〕

烷烴的系統命名法:

選主鏈——碳原子最多的碳鏈為主鏈;

編號位——定支鏈,要求取代基所在的碳原子的編號代數和為最??;

寫名稱——支鏈名稱在前,母體名稱在后;先寫簡單取代基,后寫復雜取代基;相

同的取代基合并起來,用二、三等數字表示。

(五)烯烴

一、乙烯的組成和分子結構

1、組成: 分子式: 含碳量比甲烷高。

2、分子結構:含有碳碳雙鍵。雙鍵的鍵長比單鍵的鍵長要短些。

二、乙烯的氧化反應

1、燃燒反應(請書寫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化學方程式

2、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的作用——被氧化,高錳酸鉀被還原而退色,這是由于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的緣故。(乙烯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

三、乙烯的加成反應

1、與溴的加成反應(乙烯氣體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

ch2═ch2+br-br→ch2br-ch2br 1,2-二溴乙烷(無色)

2、與水的加成反應

ch2═ch2+h-oh→ch3—ch2oh 乙醇(酒精)

書寫乙烯與氫氣、氯氣、溴化氫的加成反應。

乙烯與氫氣反應

乙烯與氯氣反應

乙烯與溴化氫反應

[知識拓展]

四、乙烯的加聚反應: nch2═ch2 → [ch2-ch2] n

(六)苯、芳香烴

一、苯的組成與結構

1、分子式 c6h6

2、結構特點

二、苯的物理性質:

三、苯的主要化學性質

1、苯的氧化反應

點燃

苯的可燃性,苯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空氣中燃燒冒濃煙。

2c6h6+15o2 12co2+6h2o

[思考]你能解釋苯在空氣中燃燒冒黑煙的原因嗎?

注意:苯不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

2、苯的取代反應

在一定條件下苯能夠發(fā)生取代反應

書寫苯與液溴、硝酸發(fā)生取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苯 與液溴反應 與硝酸反應

反應條件

化學反應方程式

注意事項

[知識拓展] 苯的磺化反應

化學方程式:

3、在特殊條件下,苯能與氫氣、氯氣發(fā)生加成反應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七)烴的衍生物

一、乙醇的物理性質:

〔練習〕某有機物中只含c、h、o三種元素,其蒸氣的是同溫同壓下氫氣的23倍,2.3g該物質完全燃燒后生成0.1mol二氧化碳和27g水,求該化合物的分子式。

二、乙醇的分子結構

結構式:

結構簡式:

三、乙醇的化學性質

1、乙醇能與金屬鈉(活潑的金屬)反應:

2、乙醇的氧化反應

(1) 乙醇燃燒

化學反應方程式:

(2) 乙醇的催化氧化

化學反應方程式:

(3)乙醇還可以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或酸性重鉻酸鉀溶液反應,被直接氧化成乙酸。

〔知識拓展〕

1、乙醇的脫水反應

(1)分子內脫水,生成乙烯

化學反應方程式:

(2)分子間脫水,生成乙醚

化學反應方程式:

四、乙酸

乙酸的物理性質:

寫出乙酸的結構式、結構簡式。

酯化反應:酸跟醇作用而生成酯和水的反應,叫做酯化反應。

反應現象:

反應化學方程式:

1、在酯化反應中,乙酸最終變成乙酸乙酯。這時乙酸的分子結構發(fā)生什么變化?

2、酯化反應在常溫下反應極慢,一般15年才能達到平衡。怎樣能使反應加快呢?

3、酯化反應的實驗時加熱、加入濃硫酸。濃硫酸在這里起什么作用?

4為什么用來吸收反應生成物的試管里要裝飽和碳酸鈉溶液?不用飽和碳酸鈉溶液而改用水來吸收酯化反應的生成物,會有什么不同的結果?

5為什么出氣導管口不能插入碳酸鈉液面下?

五、基本營養(yǎng)物質

1、糖類、油脂、蛋白質主要含有 元素,分子的組成比較復雜。

2、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麥芽糖分別互稱為 ,由于結構決定性質,因此它們具有 性質。

1、有一個糖尿病患者去醫(yī)院檢驗病情,如果你是一名醫(yī)生,你將用什么化學原理去確定其病情的輕重?

2、已知方志敏同志在監(jiān)獄中寫給魯迅

的信是用米湯寫的,魯迅

的是如何看到信的內容的?

3、如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在使用濃硝酸時不慎濺到皮膚上,皮膚會有什么變化?為什么?

第四章化學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化學研究和應用的目標:用已有的化學知識開發(fā)利用自然界的物質資源和能量資源,同時創(chuàng)造新物質(主要是高分子)使人類的生活更方便、舒適。在開發(fā)利用資源的同時要注意保護環(huán)境、維護生態(tài)平衡,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建立“綠色化學”理念:創(chuàng)建源頭治理環(huán)境污染的生產工藝。(又稱“環(huán)境無害化學”)

目的: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后代發(fā)展的需求!

一、金屬礦物的開發(fā)利用

1、常見金屬的冶煉:

①加熱分解法:

②加熱還原法:

③電解法:

2、金屬活動順序與金屬冶煉的關系:

金屬活動性序表中,位置越靠后,越容易被還原,用一般的還原方法就能使金屬還原;金屬的位置越靠前,越難被還原,最活潑金屬只能用最強的還原手段來還原。(離子)

二、海水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1、海水的組成:含八十多種元素。

其中,h、o、cl、na、k、mg、ca、s、c、f、b、br、sr等總量占99%以上,其余為微量元素;特點是總儲量大而濃度小,以無機物或有機物的形式溶解或懸浮在海水中。

總礦物儲量約5億億噸,有“液體礦山”之稱。堆積在陸地上可使地面平均上升153米。

如:金元素的總儲量約為5×107噸,而濃度僅為4×10-6g/噸。

另有金屬結核約3萬億噸,海底石油1350億噸,天然氣140萬億米3。

2、海水資源的利用:

(1)海水淡化: ①蒸餾法;②電滲析法; ③離子交換法; ④反滲透法等。

(2)海水制鹽:利用濃縮、沉淀、過濾、結晶、重結晶等分離方法制備得到各種鹽。

三、環(huán)境保護與綠色化學

1.環(huán)境:

2.環(huán)境污染:

環(huán)境污染的分類:

按環(huán)境要素:分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類活動分:工業(yè)環(huán)境污染、城市環(huán)境污染、農業(yè)環(huán)境污染

按造成污染的性質、來源分:化學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聲、放射性、熱、電磁波等)、固體廢物污染、能源污染

3.綠色化學理念(預防優(yōu)于治理)

核心: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上減少和消除工業(yè)生產對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又稱為“環(huán)境無害化學”、“環(huán)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

從學科觀點看:是化學基礎內容的更新。(改變反應歷程)

從環(huán)境觀點看:強調從源頭上消除污染。(從一開始就避免污染物的產生)

從經濟觀點看:它提倡合理利用資源和能源,降低生產成本。(盡可能提高原子利用率)

高中化學知識點的超全總結十篇

高中化學知識點的超全總結一、基本概念與基本理論1、原子的原子核一般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但氕的原子核中無中子。2、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小于或等于2的一般是金屬原子;但氫、氦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分別為1、2,都不是金屬元素。3、質子總數與核外電子總數相同的微粒一般是同種微粒;但ne與hf例外。4、離子核外一般都有電子;但氫離子(h+)的核外沒有電子。5、氣體單質一般是由雙原子組成的;但稀有氣體為單原子,臭氧為三原子組成。6、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般是單質,是純凈物;但o2與o3,白磷與紅磷它們是混合物。7、由兩種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化學信息

  • 高中化學教學工作總結范例十篇
  • 高中化學教學工作總結范例十篇97人關注

    高中化學教學工作總結范例(一)本學年,我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 ...[更多]

  • 高中化學的知識點歸納與總結十篇
  • 高中化學的知識點歸納與總結十篇84人關注

    高中化學的知識點歸納與總結1.鐵:鐵粉是黑色的;一整塊的'固體鐵是銀白色的。2.fe2+——淺綠色3.fe3o4——黑色晶體4.fe(oh)2——白色沉淀5.fe3+——黃色6.fe(oh)3 ...[更多]

  • 高中化學知識點的超全總結十篇
  • 高中化學知識點的超全總結十篇76人關注

    高中化學知識點的超全總結一、基本概念與基本理論1、原子的原子核一般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但氕的原子核中無中子。2、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小于或等于2的一般是金屬 ...[更多]

  • 高中化學教學工作總結十篇
  • 高中化學教學工作總結十篇72人關注

    高中化學教學工作總結本學年,我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 ...[更多]

  •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常見的物質顏色十篇
  •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常見的物質顏色十篇68人關注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常見的物質顏色具體的物質顏色歸納:無色物質純凈水,各種常見的稀酸、稀堿溶液,o2,還應特殊掌握so3是無色固體等。白色物質1、純白色:mgo、cao、p2o5 ...[更多]

  • 高中化學教學總結十篇
  • 高中化學教學總結十篇48人關注

    本學期,我擔任高一13至18班共6個教學班的化學教學 ,下面就本人的工作作一個小結。化學教學是研究化學教學規(guī)律的一門學科.它的研究對象是化學知識系統和化學教學過 ...[更多]

  • 高中化學工作總結十篇
  • 高中化學工作總結十篇19人關注

    第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已經結束,想想本學期的化學教學工作,有得有失, 為了更好地完成今后的教學工作,我就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這學期,我擔任了高三年級四個班級的化 ...[更多]